政策法规
“我有50万,养老院比你靠谱”68岁老人存钱养老,却被一现象劝退
2021-07-18 00:01  浏览:73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对于我国来说,居家养老模式仍是主流,一是因为这最符合中国人情感;二是养老配套设施的有待完善。


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说,因工作原因去过几个养老院,但大多数养老院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准。


普通的养老院环境差,味道大,饭菜也不好,在那里仅仅是能达到“活着”的标准而已;


条件好一点的养老院,环境可以,还有医疗条件,弊端是因为价格问题,难以普及。而且还存在攀比的现象,并且在老人们脸上都显露着“孤寂”两个字。


赵奶奶年轻的时候就要强,可如今年岁大了,空有一儿一女,却没有可心的去处。


赵奶奶和小儿子的矛盾在于儿媳怀了二胎,还要让她带。大孙子就是赵奶奶一手带大的,如今四岁终于熬到了送幼儿园,赵奶奶以为自己的好日子终于到了,不想这时,儿媳怀了二胎。


带大孙子的时候,赵奶奶就几乎没睡过几个整觉,时常夜里起来把个尿或是盖个被就再也无法入睡了,搞得自己神经衰弱。


而且现在大孙子每每不听话,儿媳就会毫不避讳地说:都是奶奶惯的。这话让赵奶奶心里不好受,又无从反驳,的确她对孙子宠爱了些。


就在赵奶奶以为好日子来了,自己可以和其他退休老人一样逛逛公园、跳个健身操的时候,却因为这个带二胎的问题,谈崩了,似乎抹杀了之前一切的好。




赵奶奶和大女儿的矛盾在于学区房,说白了就是钱。赵奶奶老伴去世的时候,给赵奶奶留下个一笔钱,不多,但也有十一、二万。


大女儿想管赵奶奶借这笔钱,给自己孩子买学区房。赵奶奶说这是自己的养老钱,不能动。可以给女儿两万,不用还,但是想全拿走,不行。


赵奶奶大女儿的经济条件一般,夫妻俩人都没什么稳定的工作,收入也不高。赵奶奶担心这笔钱拿出去,就是有去无回。


可大女儿说,赵奶奶就是一心向着自己弟弟,对自己凉薄得很。连带着女婿也对赵奶奶颇有微词,但赵奶奶就认准了,钱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


最终,赵奶奶大女儿没买上学区房,孩子就近分配,上了一所很不理想的中学。至此,大女儿就和赵奶奶结了仇。




考虑来,考虑去,赵奶奶咬了咬牙,把老家的房子卖了40万。拿着这手里的50万,赵奶奶心里有了底气,选了一家养老院,搬了进去。


可是,养老院并不是像工作人员描绘的那样美好。四人间,餐食差,但这些不是赵奶奶最在意的。


本想着四个女人住在一起有个伴,现在不用带孩子时间充裕了,还有同龄人聊聊天。


可没想到的是,四个女人凑在一起,生活习惯、文化水平、处世经历都不同,她们不是来和赵奶奶聊天的,而是来吵架的。




好在隔壁房间有个老人,和赵奶奶很谈得来,两个人也算是个依靠,是个伴。可惜好景不长,赵奶奶的情绪刚刚回温,这个伴去世了。


这对赵奶奶打击不小,昨天聊得好好的,今天人就没了。隔壁奶奶走了之后,赵奶奶自己发了高烧。


好了之后,赵奶奶一步步融入养老院的生活。从常住在这的老人口里得知,这养老院里经常有人去世,她们都已经看淡了,见怪不怪了。


继续住下去,赵奶奶自己摸索出两个养老院的弊端:对于没人探望的老人,养老院的人员会习惯性的漠视,甚至克扣欺负,应有的基本权益难以保障;


有人探望的老人,会向没人探望的老人炫耀,没人探望的老人只能在心里默默难过。但其实,大多数时候,养老院里很少来人,总是死气沉沉的。


其实最初来养老院,儿女们并不赞同,儿子过来帮着安顿的时候还说,什么时候不想住了,就回去。


当赵奶奶目睹另一个新建立起来的伙伴去世,赵奶奶当晚就收拾了行李。但第二天早上,又反悔了。


赵奶奶不想回儿子家,过继续带孩子三五年熬着过日子,她想自己也许都没有三五年的寿命了;


她也不能去女儿家,一是当初自己说了靠儿子养老,二是她怕女儿、女婿的心结还没解开。


赵奶奶最终决定缓缓地去维系亲情,但养老院,要坚持住。自己现在生活能够自理,只是怕单独住有个意外什么的,身边每个人心里踏实。


看看养老院里其他那些手脚还不如自己利索点老人,赵奶奶想,自己做好心理建设,总会适应的。






养老问题不仅仅在我国,在世界上都是悬而未决的难题。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自己。


自己懂得珍惜自己,把健康放在首位


人老了,最怕的就是丢了健康。久病床前无孝子,况且病着要依赖他人,不但自己身体上遭罪,心里也不舒坦。如果遇上不孝的儿女,真的会落得老无所依。


即使住了养老院,不能自理和能基本可以自理的老人,待遇、心态也是千差万别的。


从中年起,把功名利禄都抛开,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才是活得真正洒脱、明白的人。


老了要手里有钱,同时也尽力兼顾亲情


年轻时欠下的债,年老时就要来还。健康是,经济是,亲情也是。


人生没有躺赢,把自己的惰性放下,多给自己存一份可以维持生活的底气,别嫌弃钱的铜臭气,关键时刻能救命。


同时,在亲情方面也多一些“技巧”。父母和儿女既独立又要相互依存,矛盾的产生无可避免,但可以尽量把影响降到最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卑不亢,有理有据。




提前计划好晚年生活,提早做足心理建设


每个人的人生,最上心,最在乎,最关注的只有你自己。


自律的人对于自己的人生要有规划,养老计划当然也要准备充分,充分指的不仅仅在经济上,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上。


比如赵奶奶,选择去养老院就要有面对生老病死的能力、应对孤寂的能力、拥有选择工作人员素质相对高些养老院的眼光。


“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渐渐被时代淘汰,把自己的晚年生活计划好,已然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本文由 唯唯安 原创出品,抄袭必究/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发布人:d633****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