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社会老龄化,失能半失能老人该怎么办,都在靠子女和配偶
2020-11-12 14:49  浏览:80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报告显示,老年人ADL重度残疾占4.8%,中度残疾占7%,总失能率为11.8%。也就是说,超过10%的老年人在穿衣、吃饭、洗澡、上厕所等基本生活中不能自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残疾人和智障人口的迅速增加,护理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迫切需要选择长期的护理政策和制度设计来化解风险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后,至少在养老服务筹资方面,可以解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过上体面、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

没有任何征兆,63岁的叶女士突然病倒了。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叶女士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她原本打算帮女儿照顾第二个孩子,但在女儿出生前,她因突发脑梗塞住进了医院。


像叶女士这样突然摔倒的老人不在少数。由于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导致中风(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最终导致肢体残疾。

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53亿人。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75%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残疾、半失能老年人约4200万人。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团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残疾人和智障人口的快速增加,护理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长期的护理政策选择而解决风险的制度设计也迫在眉睫。

老年人完全残疾

日夜护理压力倍增


随着清晨第一声铃声响起,家住北京宋庄的徐玲(化名)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到了中年,她要照顾正在读高中的女儿和家里中风的父亲。此外,近两年的经济低迷也让徐玲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早上睁开眼睛,徐玲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父亲房间门口,透过门缝看到父亲还在睡觉,这样她就可以放心地为其他家人准备早餐了。

徐玲的父亲从小就失去了大部分的自理能力。他洗脸、刷牙、吃饭、上厕所、睡觉都需要照顾。早上,她不得不一个一个地喂它们。这些颗粒状的食物不易消化,于是徐玲把它们做成液体食物,如米糊和南瓜酱。


父亲中风前,徐玲在一家家政公司当保姆。虽然她很努力,但她还是很好地雇用了她的主人。春节期间她会给她一个红包。丈夫在外卖公司工作,两人的收入还不错。4年前,身患脑血栓的父亲上楼时突然晕倒,随后再也站不起来。

起初,她父亲中风的症状不是很严重。徐玲上班时,把老人托付给邻居照顾。当时,老人的意识还很清醒。为了不拖累孩子们,他在轮椅上坐了一天。很长一段时间,徐玲不好意思让爸爸去小区,于是她在家里装了一个显示器,这样她就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看到父亲的一举一动。但有一次,她的父亲从轮椅上摔了下来,徐玲觉得很害怕,要求做小时工。


近两年,徐玲的父亲也出现了一些老年痴呆症的症状。有时他吃东西的时候很生气。米饭溅到了他的衣服、桌子和椅子上。徐玲别无选择,只好给父亲换上脏衣服,重新打扫屋子。

父亲出现老年痴呆症症状后,需要有人24小时陪护,雇小时工费用不小。徐玲和丈夫商量,两人上班时回来看看。于是,徐玲开始频繁地向雇主请假。过了很长时间,雇主不愿意接受,于是她辞职了。

如今,徐玲只能选择打零工,利用照顾父亲、做小时工补贴家庭的间隙。

但对老年人来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负担。


一名护工透露,在她负责护理的老人中,大部分家人会隔三差五地前来看望,跟老人说说话。也有极个别家庭把老人送来后便再也见不到人,却能按时缴纳费用。随后,《法治日报》记者联系了一家提供上门照顾不能自理老人的服务机构。据该机构的服务人员透露,每天购买该服务的顾客都有上千人,大多数都是要在固定时间上班的单位职工,不方便请假又不放心老人一个人在家。针对不同身体状况的老人,这家服务机构会派出不同的护工进行对应的服务,收费标准根据老人身体状况、服务水平的不同进行划分。

(以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发布人:26fc****    IP:183.195.76.***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