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上海、河南三地公布了养老金待遇的相关政策调整,这次调整不包括其他省份的养老金调整。与此同时,其他省份只有在去年12月31日之前已经按月领取养老金的70岁以上退休人员才算作在本次养老金调整的范围内,今年开始领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并不享受相关的政策调整;而北京、上海、河南将这一标准降到了65岁。
整体养老金待遇的调整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增加的养老金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也就是所谓的定额调整,这一部分与个人的具体情况没有任何关系,无论工龄的长短、退休时间的早晚,都和这一部分没有任何关系;第二部分则与退休人员的工龄挂钩,不同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的地区也规定了不同的工龄价值,例如北京规定工龄价值为每年3元,上海规定工龄价值为每年1.5元,一般来说退休人员的工龄最低不能低于15年,大部分人的工龄在30-40年之间;第三部分与退休人员的实际年龄挂钩,以北京为例,年龄在65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可以额外增加45元的高龄补贴并且逐渐递增,如果是8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则可领取45元的高龄补贴。
针对上述所说第三部分的高龄人群增加高龄补贴的措施,目前还只在北京、上海、河南有,其他地区大多数都要求年满70周岁才能获得高龄补贴。不过相对于其他两个部分来说,高龄补贴应该说是最公平的养老金举措之一,因为它和其他养老金的相关指标,包括工龄等都不相关。令人意外的是,有些省份例如山东在超过70岁的退休人员的高龄补贴这一块居然达到了310元,在全国都算是遥遥领先。
虽然这次养老金调整有一定的利好倾向,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获得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年龄偏大,基本都要求在70周岁以上,希望北京、上海河南的政策可以早日推广到全国各地,将65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都纳入享受养老金的范围内;其次,在本次调整中增加的养老金金额偏低,目前全国平均的养老金大概在3000元左右,增加后在一些大城市例如上海可以达到4500元,但整体来看还是处于一个偏低的状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养老金的调整正在逐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多多考虑人民群众的诉求,将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