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余
随着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公布,人口老龄化问题再次引发了人们的讨论。据国家统计局对人口老龄化情况的回应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4亿,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有6个省份的老年人口均超过了1000万人。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了,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也再次被人们热议了起来。
以前都说“养儿防老”,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年轻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自身的开支也增多,抚养下一代需要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如果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一对夫妻可能就需要抚养四个老人,四个老人再加上小孩,对于一对年轻的夫妻来说压力可想而知。
作为父母,老人们自然也能体谅年轻人的难处,一众老人也不再愿意过度依赖于子女,有的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攒养老的费用。还有大部分人,就是缴纳养老保险,等到退休后每月就有一笔保障生活的养老金了。
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积极缴纳社保,目的就是为了退休后可以每月领取一笔养老金。进入2021年以来,养老金也再次迎来了上涨,实现了“17连涨”。对于广大退休人员来说,到手的养老金又进一步提高了。虽然养老金的提高是一件好事,但是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养老压力也越来越明显。
此外,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在养老金发放方面,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之间的养老金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都是五六千元,而企业退休人员一般在两千元左右,稍高的也只有三千元。而如今的物价变化对我们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仅今年年初以来,许多大宗商品就迎来了“涨价潮”。就拿平时我们用到最多的纸来说,近期,纸张价格上涨更是直逼猪肉价格,生活用纸1个月就迎来了三连涨。随着国际铜价的上涨,各类家电也都迎来的上涨。除此之外,粮食、食用油等生活必须品都迎来了“上涨潮”,可想而知这对于领着微薄养老金的老人们的打击多大,若是光靠养老金是很难保障晚年生活的。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又推出了一项新的养老制度。在不久前发布的“十四五” 规划中,国家提出要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也就是自己给自己养老。相信很多人对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不了解,那么它与大家平常交的基本养老保险有何不同?
对此,有专家做出了解释,根据国际最佳实践,养老金制度由三个支柱组成。第一个支柱就是国家组织的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就是我们熟知的国家养老金。而第二个支柱就是企业组织的企业养老保险计划,也就相当于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第三个支柱就是个人自愿参与的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将个人的部分工资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由专业机构进行长期投资管理,退休后连本带利按月领取。这三大支柱的主体不同,但共同的特点都是国家税收优惠的支持。
对此,可能也有很多人不明白,在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国家为什么还要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事实上,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随着老年人人数的增加,社保基金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与社会保障相比,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有很大不同的。
我们应该都知道,社保是企业和个人各自承担一部分,然后金额计入统筹基金。而个人养老金制度则是完全由自己支付,不过,在数额的选择上会更加灵活,相当于为我们的晚年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这笔钱相当于由国家为你“保管”,上交的每一笔钱最终都会用在我们自己身上。说白了,就像银行一样,国家帮助你“保留”和投资,赚来的收入和本金都属于我们。此外,与社会保障不同,这次每个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也不会区分事业单位和企业。你交的钱越多退休后享受的待遇就更高。
此外,还有很多方面都与社保中的养老保险补贴。大家都知道,一旦社保断缴,各个方面的待遇都会受到影响。但个人养老金制度却不同,即使出现了断缴现象,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任何待遇,因为缴纳的金额是累计的。在我们有钱的时候,我们可以多缴纳一些,在我们没有钱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少缴纳一些甚至不交,这也都不会影响到我们退休后的待遇。
对此,不少人也会问,那这样一来,这笔钱跟自己存银行、搞投资有什么区别?事实上,个人养老金制度并非新鲜事了,之前在上海、福建、苏州都有过试点,叫做税延养老险。其主要有三个特点,首先可以暂免个税,而每月最高抵税为 1000 元。不过,在退休后领养老金时,这部分税还是得补回去,但是以目前的物价水平来看,到时候这笔税对于我们来说就很少了。
其次强制储蓄,只要你把钱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就必须在退休后才能取款。这样一来也能保证养老金不被挪用,实现专款专用。第三,降低投资风险,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盲目投资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的风险较高。而个人养老金账户由专业机构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回报率也会更高。
那么,个人养老保险退休后究竟能领到多少钱呢?对此,银保监会曾计算过,如果30岁开始参与,每月缴纳1000元,等到了60岁退休时每月至少领取2700元。相比之下,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如果在加上自己缴纳的基本养老金,每月差不多能领到接近6000的养老金。目前,我国的养老形势非常严峻,国家能解决的也是最基本的需求。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更应该未雨绸缪,给自己多一种保险。
本文由新业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