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有一种假孝顺叫做“轮流养老”,子女认为理所应当,老人苦不堪言
2021-06-05 07:05  浏览:53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父母含辛茹苦将子女抚养长大,等到自己老的那天,却往往享受不到“对等的待遇”。


有一种假孝顺,表面看很公平,甚至“童叟无欺”,老人却在背后偷偷抹眼泪。


老人一个月换一家住,多一天都不行


李大妈有两儿一女,辛苦半生将儿女养大成人,还帮忙带了几年外孙、孙子,可谓尽心尽力。然而等到老伴儿去世后,她的身体健康也每况愈下,如何赡养老人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子女们商量,对老人进行“轮流养老”,一家住一个月,很是公平。村里人都很羡慕,“你看人家儿女多孝顺,争着抢着的接老人回家住”,可是李大妈内心的酸楚,只有自己知道。




说好的在每个子女家各住“一个月”,多一天也不行,每到月末,上一家都会急吼吼地打包行李,提前联系下一家,仿佛生怕老娘多住一样。


子女工作忙,李大妈都能理解,可几次三番下来,她觉得自己像是“货物”一样被“来回搬运”。


5月31日晚上,她被连夜“转移”到二儿子家,小孙女揉着朦胧的睡眼,和奶奶说“你咋又来了”,这句话让李大妈感觉很不舒服。




晚上全家人都睡了,她却越想越难过,自己辛苦一辈子,儿女孝顺都是表面功夫,做给外人看的,轮流养老说得好听,不就是假孝顺嘛。


有一种假孝顺叫做“轮流养老”,子女认为理所应当,老人有苦说不出


轮流养老,子女认为理所当然,无论是儿是女,都对老人进行了赡养,可这也是“表面风光”。


孝顺也分真假,能设身处地从老人需求出发的,是真孝顺,而李大妈这种情况,则是自己都盖戳认证的“假孝顺”。这种养老模式,老人宛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老人身体经不起折腾,每到一家都得重新适应不同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甚至是当地的气候,这让老人感到苦不堪言。要强了一辈子的父母,不到身体支撑不住,很少有喊疼的,也需要儿女多体谅。




父母在各家轮换居住,安全感比较低,看着“都是自己的家”,可实际上又“都不是自己的家”。虽未达到流离失所的地步,心灵却一直在“漂泊”的路上,幸福指数很低。


因为这种轮换养老的机制,无论是子女还是孙辈,和老人的相处就像是走马灯一样,比较淡漠,老人也会由此感到寒心。


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模板”只是外表,最看重的还是内在


事实上,并不是说轮流养老这种形式是不孝,关键的区别在内核。


去年一家人为了抢着养老走红网络。嫂子不到一个月就把婆婆“偷回”自家,小叔子为此还上门理论,这样的“高级争吵”,羡煞旁人。




而像李大妈家这种情况,儿女不动声色地往外“挤人”,多住一天儿媳妇脸色都会难看,自然会让母亲感到伤心。


关于养老的模式,并没有“统一标准”,适合老人的,子女和父母双方都舒适的,就是最好的。


这样去给父母“养老”,才是诚意满满


①以老人的实际需求为己任


赡养老人时,多从老人的情感需求、生活需求等方面出发,不能单方面地只考虑自己,多听听老人的真实想法,不能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去养老。


②不拘泥于单一的养老模式,多思多想


有的时候,老人住在女儿家会感觉自己是“外人”,说话办事没有底气,那么就可以在儿子家轮流养老,而女儿出钱的这种形式,不必盲目追求“表面公平”。




此外,雇保姆来帮忙照顾老人、社区养老等等,也都可以尝试。外人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老人晚年生活是否安康。


③ “反哺”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多尽孝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在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有1.9亿人,全国31个省份中,6个省份的老年人口超过了千万人。




为人子女,对父母的生养之恩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平时抽时间多陪陪父母,不啃老,让老人少操心,努力为老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才不枉费来人间一场!


发布人:3d2a****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