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一条《“延迟退休”即将到来?有专家表示,延迟10年,养老金增加上万亿》①的消息让“延迟退休”和老龄化危机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关于“延迟退休”的消息这些年就没断过。——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提起,但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实施方案好像到现在也没有最终敲定——这一方面说明国家对实施这一政策的谨慎态度,另一方面说明这一政策所面临的反对力量之大。
我在2009年刚开始网络写作的时候就关注养老金改革的问题,并在随后的几年陆陆续续写过几篇相关的评论文章。早期的相关评论由于凯迪网在系统改造而无法查阅,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发生的具体事件了,只是依稀记得与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有关,具体说,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问题。好像当时网上盛传一件事,有一个企业退休的高级工程师说他的退休金只有他爱人(相同职称,相同工龄,事业单位退休)的一半。
当然,这一问题不是“延迟退休”迟迟施行不了的原因。导致“延迟退休”迟迟没有实施的原因是另一种不平等引发的冲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没有失业或说就业的后顾之忧,他们都能顺利工作到退休,所以他们也是“延迟退休”政策的坚定支持者。相反,在企业工作和灵活就业人员随着年龄增长就业非常困难,当时很多地方政府搞的4050政策就是想缓解这部分人员的就业压力,所以这部分(占劳动者中的大多数)人就反对“延迟退休”政策。我想,政府一方面想通过“延迟退休”政策以缓解老龄化问题,一方面又不能不顾广大普通劳动者因年龄增长而面临的就业困难,因而“延迟退休”政策迟迟没能实施。
在【延迟退休_百度百科】②中有这样一段话:“2013年6月,由于就业压力等多重原因,人社部已经搁置延迟退休的思路,仅仅从研究着手,进行学术探讨。”可见政府想推行“延迟退休”又不能不考虑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矛盾心态。
我觉得,与政府的谨慎态度不同,一些学者则显得自私、傲慢和不顾底层人民的死活。他们希望强推“延迟退休”政策,因为他们自己是“延迟退休”政策的受益者。最离谱的是2013年,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在回答记者的提问:“如果说一个人50岁退休的话,65岁才领到养老金,这15年当中是怎样过渡的?”时回答说:“我们现在正在写这个政策建议,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与老年服务。50到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老年养老院的园林义工,树啊草啊!50岁到65岁的女性去陪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多好!”③
要知道,杨燕绥不是与养老金改革和“延迟退休”政策无关的学者,而是养老金改革清华方案的主要参与者和起草人。我想如果她把自己这一思想写入养老金改革的清华方案会是多么可怕。好在清华方案连评估阶段都没有进去。④当时,针对杨燕绥的言论,我写了《比“何不食肉糜?”更荒唐的“做义工,多好!”》⑤
说实在的,正是有杨燕绥之类的学者才让大家把专家称为“砖家”,把教授称为“叫兽”。我觉得,这些人不仅是象牙塔里呆久了不了解民间疾苦而是本质就不善良。
我觉得,中国有很多政策在研究、制定和实施的时候都会面临两个太多截然相反的两个利益群体。这使得中国行政难度大且执政成本高,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不平等的等级制社会结构。不同阶层的利益差距太大,且优势阶层的人只顾维护自身利益而无视弱势群体的利益。
现在,“延迟退休”的问题再次被提起,但是当年人社部顾虑的就业压力问题更严重了。——当时问题的焦点是下岗人员,尤其是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而现在,就业压力问题已恶化成“职场35岁现象”,甚至很多30岁左右的年轻人就成了职场上面临被淘汰的群体……
我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口太多,因而劳动者数量庞大,但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当然,人口太多是客观现实,我们无法改变。但主导人们行为的社会普遍价值观却是造成“职场35岁现象”的文化因素。首先,经济领域(商界)的“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效率至上主义让企业更愿意聘用知识新、精力旺盛、家庭拖累小的年轻人;其次,年轻人往往没有什么积蓄而消费意愿强烈因而更愿意为多挣钱去加班;第三,升职的诱惑和末位淘汰的压力也让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的员工处于不利地位。
再加上,经济学家总是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归功于“人口红利”以及一些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把人看作资源的思想观念让压榨劳动者成为社会共识,甚至连劳动者为了所谓成功也在拼命压榨自己……
更可怕的是,这种压榨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和尊严,比如这些年很多企业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就是以消除他们的自尊为目的的,因为这些企业相信人只有消除了自尊才能不顾一切地追求成功,最典型的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信奉和宣扬“不要脸才能成功”的价值观。
究其根本,这一切都是全社会拜金主义价值观的结果。——拜金主义之下人生的幸福、成功都量化为财富多少,从而排斥了其他一切美好的价值,甚至失去自我。——生活变成为了满足别人羡慕的眼神而不是自身的感受……
作品信息
本文来自凯迪社区原创作者:俗士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意见。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