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宋妈(原创,欢迎转载分享)
“养儿防老”观念一直以来都是许多人衍生生孩子的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他们看来,孩子就是他们年纪渐大、劳动能力逐渐丧失时的最大保障。
可随着社会生存成本不断提高,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上升。若只是上了年纪的父母单靠孩子的赡养费过日子,不仅孩子的生活压力大,父母们用钱用得也不“踏实”。
这时,老人们退休后有无退休金就显得极为重要,直接决定了其老年生活的质量高低。
针对退休金的金额,有人将它划分为十个等级,分别代表着不同质量水平的老年生活。
“退休金十等级”出炉,这个级别以上就意味着养老无忧
第一阶梯:退休后年收入仍有百万以上。这一类老人的收入水平比起如今的多数年轻人来说也已经是不逞多让了,他们的养老生活质量从物质层面来说也属于较高水平了。第十阶梯:年退休金额在五千及以下。这类老人在退休后就需要进行额外的工作赚取生活费,或是依靠儿女的赡养费过日子了。
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想要达到老年生活无忧,年退休金额要在第六阶梯及以上才能实现。
第六阶梯:退休后年收入在五到十万之间。这个水平的收入不仅能保证老人的衣食无忧,还能给老人留下其他消费支出的余地。稍节俭些的老人一年还能攒下些钱去贴补自己孩子。不过,金钱收入并不能作为衡量生活好坏的唯一依据。
一位老人的老年生活好坏与否,主要取决于他在生活中所拥有的幸福感的高低。而幸福感来源于多个方面。
想要老年生活过得“好”,年轻时就要注重对这几个方面的“保护”
一、自身身体的保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对于老人来说,身体就是他们去享受的资本。许多人在年轻时要为了家庭、事业奔波劳累,好不容易在退休后能有大把空闲时间去完成自己年轻时的旅游梦、爬山梦等时,却被自己年轻时拖垮的身体掣肘了行动的步伐。
再者,“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若是常年卧病在床,不仅让自己的生活过得不畅快,还会加重孩子的生活负担,甚至导致亲情关系出现裂缝。因此,想要老年生活过得舒服,年轻时就要注重对身体的保养,不要倚仗年轻就肆意挥霍身体。一副强健的体魄是每个老人最有价值的珍宝。
二、家庭亲情的维系
在对人的幸福感的评估当中,感情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儿孙承欢膝下,一家人和乐融融的景象更让人舒心了。可是,没有孩子生来就是孝子,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一些家长年轻时会因为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导致孩子日后与父母关系不亲不说,亲情观念也极为淡薄。有的甚至把父母视为“取款机”,每日盘算父母手中的财产。养出这样的孩子只会给自己的老年生活增添烦恼。
想要老年生活过得幸福,一定要重视对自己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毕竟亲情是多数老人最大的情感支柱。
三、个人存储习惯的维持
许多拥有传统思想的老人总是秉持着“老了靠孩子就行”的观念生活,因此,等到孩子拥有自立能力之后,就过上了“月光”的生活。
这也就导致许多老人退休后手上没有积蓄,只能依靠每月发放的退休金或是孩子给的赡养费过日子。
可是,“手心向上”的日子并不好过。老人若是毫无积蓄不仅会给孩子的生活增加负担和潜在风险,自己的生活也无法过得随心。可见,经济独立对于老人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因此,不管多大年纪,都要保留存储的好习惯。
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风景,过好每一段生活才能不负时光,那么你觉得你退休后,能在哪个梯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