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到底对不对?父母子女都看看
俗话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就是说父母养育儿子,防备年老时无人照顾。
那养儿真的能防老吗?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还适用吗?
对于很多老一辈人来说,思想中一直根深蒂固,我养儿子就是为了老了有人照顾,女儿嫁出去了,所以只有儿子来养;我养你小,而你养我老,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刻在骨子里。
赞同养儿防老的可能的两种观念:
■ 将子女作为投资,为孩子学业生活投入了大把金钱和时间,老了养老也是应该的,有回报就是正常的。
■ 老了确实没有太多的养老钱,一辈子都在围绕着孩子打转,根本没有为自己存下多少养老钱。
反对养儿防老的可能的两种观念:
■ 自己有自己的养老计划,退休也有退休金,老年生活会充实有保障。
■ 是受到西方社会观念的影响,认为子女和父母是两个独立体,长大就脱离了抚养和赡养的义务关系了。
那养儿到底防不防老?
我觉得做父母的,不要成天说我今天养你,你以后也要养我,养儿子要防老我觉得也是对的,不然养我们干什么?
但是作为父母养孩子防老就有点像投资了,如果拒绝给父母防老也不对,是我们做子女的不孝,其实儿女能不能奉养父母,那是自然的结果,不是预先的计谋吧。
如果父母说我现在养你,你将来要养我,那就把它当生意看嘛,那就是投资放债了,那子女算什么子女呢,父母今天给50块,将来要给父母转100块,那是妥妥的生意。
那还是家人?父辈很多会出现重男轻女,就是因为有投资放债的观念,投在女儿上面,回收比较差,投在儿子身上回收比较高,所以就把钱都投资在儿子身上,那是做生意,那不是家庭教育。
所以很简单,父母好好去培养子女,将来有本事,子女也不要忘本,好好奉养父母,作为父母也不需要拒绝。
现在大部分的父母,老了以后都是需要子女去奉养的,当父母老了以后,去奉养父母,这是作为子女要尽的一份孝心,但是也不能硬性规定:一个月给多少钱,不然就说是不孝。
养儿防老是自然产生的成果,是事先预期的结果,反之动机不良,做父母的就是榜样,孝顺你的父母,子女自然就孝顺你了。
“养儿防老”不是父母们未来唯一的依靠,很多父母甚至成了子女带孙子的“保姆”,而且费力不讨好;所以未雨绸缪,为自己留些养老的钱,也是防患于未然。
其实我想说的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没有父母会不养育子女,也没有孩子不赡养父母的。
不知道你以后会“养儿防老”吗?你怎么看待?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