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国家一直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延迟退休政策似乎离大家的生活越来越近了。在未来,九零后、零零后的退休年龄很有可能会达到65岁。所以有不少的网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既然自己要缴纳社保,退休年龄还要被延长,如果不缴纳这些钱,而是每个月用1000块钱去存到银行的话,一直存15年的时间,等到以后退休的时候再把这笔钱拿出来,是不是也可以过上比较体面的退休生活呢?
和缴纳社保相比,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这笔钱一直控制在自己的账户里,只要存够了15年的时间就可以退休了。这个问题一时间引起了网络上面广泛的讨论,大家都比较好奇,如果采用这种个人存款养老方式的话,是否可以保证退休以后的生活呢?
我们可以先来计算一下,如果一个月存1000块钱的话,一年合算下来就是1.2万,存15年,相当于18万的存款。按照银行存款2.1%的年利率来计算的话,15年期间本金加利息的金额大概有20万。
现在看起来,这20万的数量似乎并不少,但是如果只用这20万的个人养老存款的话,肯定是没有办法过上比较安逸的养老生活的。哪怕我们不把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进去,光是一年只消费两万元左右,在十年内这些钱也会被用完。
所以如果想着每个月存上一点钱就能够在老的时候过上比较安逸的养老生活,这种想法似乎有些不合实际。那么,如果选择缴纳养老基金的优势在于哪里呢?第一,国家在养老金方面的规定是只要交满了15年的话,就可以一直领取养老金。
虽然只交纳15年的社保,以后领取的养老金金额不会太高,但是这个金额却是可以一直领取下去的,直到本人死亡为止,这当然可以给大家基本的生活带来保障。
然而自己存钱没有这方面的保障,个人存款养老金要么会在短时间内被用完,要么就是被通货膨胀因素引起购买力不如以前的情况。
第二,养老金的金额其实每年都是有所提升的,基本上可以保证大家领取到的养老金不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影响,因为养老金金额的上涨幅度要比通货膨胀率高很多,所以这样可以保证大家的生活。
比如今年的养老金就实现了第17次连续上涨,虽然上涨幅度只有4.5%,但是这个期间的CPI的上涨幅度在3%以内。所以养老金的上涨幅度会一直比通货膨胀的上涨幅度更高,但是你把钱存到银行里面的话,是抵挡不住通货膨胀的影响的。
第三,如果你是高龄退休老人的话,国家还会给予你一定的补贴。有些老人退休的时候年龄还不是特别大,工资的基数也相对比较低,哪怕是经历了多次的工资普调后,工资收入还是远远不够平均养老金水平。
针对这部分人群,国家会对70或80岁以上的老年人给予补贴。因为这部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如那些五六十岁的人,所以他们在医药费、护工费方面的开销是非常大的,国家给予的这部分补贴主要是帮助70岁或80岁以上的老年人能够把看病支出的负担减轻一些。
但如果你选择了存款养老的方式,自然也就没有办法享受国家的这部分福利待遇了。第四,不少职工都认为每个月缴纳社保是一笔不小的压力,所以和企业达成共识,企业不为职工缴纳社保,而是把这部分钱直接加在工资里面。
但事实上,在缴纳社保的时候,个人缴纳的只是当中的一小部分,公司缴纳的才是大部分。如果职工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愿意缴纳社保的话,公司并没有吃到什么亏,吃亏的是职工自己。
要知道,如果是自由职业者或者个体户想要缴纳社保的话,他们可是需要自己承担所有金额的。长期缴纳社保其实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储蓄型的长期存款,这笔钱你是不可以随便动用的,只有退休之后才能使用。
但是如果自己存钱来养老的话,如果中途发生什么需要用钱的情况,很有可能会把这笔钱取出来用掉,那么以后养老就没有用的了。
结语
从各个角度上来看,自己存钱养老的好处都没有交满养老保险15年的好处更多。有的人觉得从上班开始就一直交社保到退休真的时间太长了,但事实上,我国的社保一直遵循多缴多得的宗旨,你交的时间越长,你以后获得的养老金也就越高。
今日话题:假设不缴纳社保,每月向银行里存款1000元,存15年后够养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