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初一陪先人,爷爷给小辈发300元红包制造天伦之乐——欢欢的氛围,却让小姑又哭又闹弄了个两面不是人。
在我们这一带,每逢年关,都要在除夕夜把逝去的先人牌位烧过香后请进主房,然后供上献果,渚上茶酒,在由小辈相陪,谓为祭先祖,这也就说明这家后继有人,人丁兴旺。
这不,干了半辈子供销社员工的爷爷,退休后每月拿3200元退休费。平常也就看那个儿子有困难,给个3几佰。看看这个女儿日子紧,给点儿。自己也就所剩无几了,但看到小辈开心,他也就欣慰了,人一生不就图个平为福吗?
这不,除夕夜把先人接进主房后,挨个孙儿磕头烧香,团聚在一起祭奠先祖,更借陪先人的庆典,爷爷按照惯例给孙辈发红包。
爷爷本意是不论儿子,还女儿的孩子,没有远近之分,就和奶奶商量了下,每家包300元红包,以示一碗水端平。
从长房孙子开始,都是单丁,每人一个300元红包。轮到小姑家时,有三个孩子。爷爷犹豫了下,就每人发100元红包,合起来也是300元。
那想小姑大儿子拿着红包,嘴撅着能挂个油瓶子,委屈的说:“凭什么他们都是300元?我们就100元?”
“你家三个孩子,加起来不是300元吗?”当时,长房孙子反驳说,“我们都是独生子,每家也是300元,你们三个人合起来不也是300元吗?”
那想,小姑三个孩子为了红包,哭闹着连夜走了。爷爷更是哭笑不得,这2000多元给众孙子发了红包,不就图个乐子吗?可现在,闹得不欢而散。
果然,第二天初二,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小姑一进门就是哭爹喊娘,说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己日子过的紧,别人看不起就算了,连自家亲爹都白眼看人。凭什么给别家孙子每人300元红包,给她家的就100元红包?她真是没脸见人了……
想想,一个大家初二,爷爷被女儿一哭二闹三上吊,吵得鸡飞狗上墙。无可奈何中,一个人拿了一瓶酒,跑到先人坟上,喝得不省人事。
这是什么样的画面?老人2000多元发个红包,原本就图个“家合万事兴”的天伦之乐,却倒落个孤坟滥醉,流落野地,多么幸酸啊!
(网友故事)
@写作情缘
这过年发红包,就是长辈给小辈的疼爱,无非图个尊老爱幼,全家合欢的氛围,对吗?
可这家女儿大过年的,为了点红包,如此大闹,让老父亲大过年的无处栖身,滥醉荒野,真让人无语。
这还算当爷爷的干过公事,有点退休费,可以拿出2000多元给孙子每家发300元红包。要是老人没钱,给不了你们红包,作子女的就给不了老人养老钱吗?看来,所谓的亲情在金钱面前真的不堪一击。
不说孙子辈,单就说作小姑的。你作为女儿,给当父亲的又做了什么?更是给了多少?就这样一未索取,可以看到你的人品。不是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吗?就你作女儿的如此蛮狠,无礼,教养的子女又能好到哪里?
原本,父辈传承古文化,为小辈发个红包,就是图个儿孙满堂的乐呵,可在儿孙的一未索取中变了味,真的是人性的悲哀。
望作子女的,别在为了年关时候的红包,伤了亲情。那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对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