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人都会接触社保,但很多人对于社保的知识一知半解,最近就有一位邻居阿姨咨询我,说她的同伴社保交够了15年,如今48岁已经开始领养老金了,自己同样交够了最低年限,但如今已经50岁了,为何迟迟没有领到退休金呢?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在这6种情况下,就算你社保缴满15年,也领不到养老金,参保人早了解不吃亏。
第一,没有到法定退休年龄
开头邻居阿姨提到的有人48岁就开始领养老金,可能是属于特殊工种或者因为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就正常情况来说,目前延迟退休政策还未正式落地,如果是企事业职工,现行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如果是缴纳灵活就业社保的个人,男性60周岁退休,女性统一55周岁退休;如果缴纳的是城乡居民社保,男女统一60周岁退休。缴纳的险种不同,退休年龄不一致,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自然也不一样。就比如开头提到的邻居阿姨,自己缴纳的是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那么需要等到55周岁才能开始领取养老金,如果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会更晚。
第二,没办理退休手续
如果同时满足社保交够15年,到了退休年龄这2个条件,养老金也不会自动发放到退休人员的账户,需要退休人员本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带着相关的资料,去社保机构的发放科办理退休手续。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需要准备退休人员本人人事档案、《退休人员信息核对表》、《太原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服务基本信息表》、社保卡复印件;还要注意新退休人员需提前在民生太原APP上完成刷脸认证。只有资料准备齐全了,才会进入下一轮的审核。
第三,发放科审核未过
由于各个社保机构办事效率不一致,可能退休人员提交相关资料后,还需要经过漫长的审核周期,审核期间养老金也不能按时到账,所以为了确保在退休后的次月能领到养老金,退休人员最好在退休前的1-3个月就开始准备相关资料,并且到社保机构办理退休手续,如果资料有所欠缺,还有充足的时间做整改。反之,若是等到正式退休后才去办理相关手续,如果审核未过或者审核等待期长,退休人员将无法正常领取养老金。
第四,没有进行养老金资格认证
养老金资格认证,主要是为了防止退休老人离世后,家属没有上报,还继续冒领养老金的情况,所以国家要求退休老人每年都要进行生存认证,当然首次领取养老金的人也不例外,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认证的话,会被默认为已经离世,养老金也会暂停发放。
第五,没有激活社保卡金融功能
过去不少退休老人都是用存折领取养老金,现在国家为了节省退休老人办理存折的麻烦,也为了方便退休老人存钱取钱,普及了社保卡领取养老金的方式。但社保卡领钱也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国家早前发放的社保卡,大多都没有激活金融功能,而养老金是发放到金融账户中的,那么就要求退休老人提前带着自己的身份证,社保卡到对应的银行网点激活社保卡的金融功能。如果没有激活金融账户,养老金也会暂停发放。
第六,服刑期间领不到养老金
我认为服刑期间停发养老金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方面,服刑就意味着退休人员触犯了法律,作为处罚也不应该给退休人员继续发放养老金,另一方面,服刑期间衣食住行国家全包,没有任何的消费支付,也就不需要发放养老金。在退休老人刑满释放后的次月,就可以按照服刑前的标准正常领取养老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