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我和老邻居二人同一天入职,同一个月办理的退休手续,养老金怎么差距这么大?不会是社保局给算错了吧?”
领完退休金的一刹那,我爸没有惊喜,反而愁容满面,同一天入职,同一个月办理的退休手续,养老金差距足足有2倍之多,这是怎么回事?
养老金不是工龄越长,钱数越多吗?两个人工龄长短完全一样,养老金怎么还差距那么大?到底是怎么计算的?
今天【社保精算师】为你揭开其中的奥秘:
01、工龄如何影响养老金计算
看完上述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我们会发现工龄指的就是公式中的缴费年限,也就是说影响到基础养老金的多少,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但是,养老金并非是工龄直接乘以100元计算得知,所以,两个人工龄完全一样,养老金还有天壤之别,并非罕见,只因缴费档次高低不一。
02、缴费档次为什么说是关键点
在上图的计算公式中,我们发现其中有个晦涩难懂的词汇,“平均缴费指数”,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其实,要是换成“平均缴费档次”的说法,或许会好理解一些。
也就是说,缴费了这么多年,平均的缴费档次到底有多少?假如说一直按照60%的档次缴费16年,那么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
如果说缴费档次每年都会发生改变,那么就要取一下这几年的平均值,比如说上图中的例子,每年缴费基数按照自己的上一年度平均工资来调整。
而自己的上一年度平均工资会受到个人绩效、公司效益、岗位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起伏不定,所以,这16年下来平均缴费指数便是1.01。
在实际工作中,缴费档次其实就是你的缴费基数与当地的社平工资的比例,而国企、央企、外企及部分民企会根据上一年的平均工资给员工核算缴费基数。
社保局规定最低缴费基数便是60%的缴费档次,部分企业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员工也想着自己到手的钱多一些,一方或者双方的意愿下,容易造成一直按照60%档参保的情况。
03、养老金有差距再正常不过
不同的缴费档次,造成缴费的钱数不一,养老金也有所差距,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同样缴费16年,养老金差距有多大。
(1)60%缴费档次,16年
基础养老金=7962*(1+60%)/2*16*1%=1019元,个人账户养老金=39850/139=287元,于是,工龄16年,一直按照最低档次缴费,养老金是1306元。
(2)100%缴费档次,16年
基础养老金=7962*(1+100%)/2*16*1%=1274元,个人账户养老金=66417/139=478元,于是,工龄16年,一直按照100%档次缴费,养老金是1752元。
(3)150%缴费档次,16年
基础养老金=7962*(1+150%)/2*16*1%=1592元,个人账户养老金=99626/139=717元,于是,工龄16年,一直按照150%档次缴费,养老金是2309元。
通过上述计算,我们轻松得出,养老金领取的确是符合多缴多得的原则,上面的测算(仅供参考)没有计算个人账户余额中每一年的利息,所以会略低于实际的水平。
划重点
有人或许会问,为啥有人养老金能够达到5000元,甚至6000元呢?在我办理了许许多多养老金的手续之后,发现基本上都是工龄35年以上,缴费基数在200%甚至更高的情况下。
如果是一直按照60%档次缴费,即便是缴费30年,养老金也就2000多元,不会太高,想要达到5000元,几乎是不可能,所以说,缴费档次是关键点。
即便是在国企、外企、央企等企业中按照上年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来缴社保,前提也是工资必须得高于社平工资的2倍,这样的人一般在企业中属于中高层管理人员或者高级技术人员。
普通的企退人员养老金在2000元-3000元的居多,更有一些缴费卡着15年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1000元左右,基本上无法满足最低的生活保障,更不用谈生活质量了。
希望日后在养老金上涨上能够考虑这些养老金3000元以下的人群,#MCN百夫长计划#,感谢大家的阅读,请帮忙点赞、转发、点亮下方的小火箭,让更多的人看到,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