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投资的必要性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的生命历程。养老,同样是每个人都回避不了的话题。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暗示着养老金体系可能迎来重大的变革。对我们个人来讲,意味着什么?如何做好自己的养好规划?怎样进行养老投资?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养老”的三大支柱
谈到养老,首先得谈一谈养老体系的三大支柱,其中第一支柱是国家层面,第二支柱是企业层面,第三支柱是个人层面。在国家层面,我们有基本的养老保险;企业层面,效益较好的企业会给自己的员工买入一定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个人层面,就是自己需求选择是相应的养老保险类或理财类产品。
我们国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尤其是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间,国家和集体负责了全部养老金(退休金)的支出。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时代逐渐过去,单纯依靠国家和集体的养老制度难以为继,也逐步发展形成了现如今这一套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养老保险体系。对于企业养老金也就是第二支柱,从2004年开始,我国试行企业年金,一直到现在,企业年金资产规模是大概2万亿,相较于美国(401K)45万亿的水平,企业养老金未来要走路还有很长。对于第三支柱也就是个人养老这一块,2018年开始,我国在上海、福建等地开始试行个人税延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来看,个人养老金在我国的整个养老体系中的占比几乎为零。
根据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各个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的加剧,国家层面在养老体系里所占的比例将会逐渐的下降,个人养老金在整个养老体系中的比例也会逐步提高。在美国,个人养老金占整个养老体系60%左右,而对于我们,个人养老,可能才刚刚开始。
个人养老,必然的趋势
由于我们国家的历史背景,大多数寄希望于政府来提供未来的养老需求。但是由于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当新生代的年轻人无力支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的时候,第一支柱在整个养老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势必会逐渐下降,基本养老金不再会是养老收入的主要来源。
对于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这一块,一般有条件的,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和事业单位能够给自己的员工购买企业或者职工年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和长辈的一代始终在叮嘱我们进大企业或者大单位的根本原因。对于大多数普通的中小企业员工,是很难享受到企业年金的福利的。
所以,改变观念才显得如此重要,当人口老龄化是必然的趋势,国家养老占比逐渐下降,企业养老有难以获取是,个人养老才是最主要的那一部分。而且养老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养老,究竟要存多少钱?
究竟要存多少钱,才可以过上体面的养老生活?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如果一个人退休之后的收入达到退休前70%左右,那么他的生活水平不会有太明显的下降。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退休前的月薪是1万块人民币的话,那么退休之后每月能领到7000元左右的养老领,那么他的生活水平和退休之前就差不多。如果再假设一个人退休时间30年的话,那么简单估计一下,就是70001230=252万。同时再把这30年间的通胀水平考虑进入,可能最终需要的钱要超这个数字,估计得在400~500万。
咋一听,是不是很紧张,原来一个人想要拥有体面的养老,需要花这么多钱。每个人临近退休的时间不同,条件也不同,中年人有好的收入,但是临近退休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年轻人还有足够的时间,不过也面对着生活的压力。其实不管怎样,养老规划这件事,就跟投资规划一样,越早越好。
做时间的朋友,越早越好
由于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养老体系的改革。单纯依靠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养老,在未来大概率无法满足我们的养老需求,同时,可以预见个人主动养老投资也将越来越重要。
实际中,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人的关注点也不同。简单以年龄层来分的话,对于60后或者70后,可能不断在靠近法定的退休年龄。他们不仅将要面临退休之后收入大幅度下降的考验,同时健康问题,作为更大的一个挑战也接踵而来。可能在他们的养老规划中,更多的要考虑医疗保险之类的补充医疗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费用。
对于80后90后,情况则有点不同,他们更加年轻。一方面他们有着更多的机会,更长的时间来准备,另一方面,对住房的需求、对子女教育,他们同样有着不小的压力。可能更需要平衡好长期的养老规划和短期的生活压力,做一个长期短期结合的有效规划。细心想一想,养老规划这件事情,真的是越早越好,从22岁毕业拿到第一份工作,从领到第一笔工资开始,就可以规划养老储蓄的事。相比之下,越早也就越有机会。一定程度上,做养老规划,也是一种投资。我们常说做投资就要做长期投资,而养老规划可能就是我们每个人这一生最长的一次长期投资,因为有一整生的时间来准备,这也是为什么起点那么重要。因为有足够的时间,所以养老投资可以不用过度关注市场的短期波动,也更有勇气去选择一些权益类的资产进行配置。因为有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只要能够坚持正确的资产配置,坚持分散投资,长期下来,势必能够获得一份丰厚的回报。
总结
养老,每个人都必须面临的话题,在人口逐渐老龄化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单纯依靠国家第一支柱的养老将会越来越困难,个人主动养老投资,发展第三支柱养老将是大势所趋。可能对于接近退休年龄的人,更需要关注一些重大的风险支出项,需要通过保险等金融手段来管控风险,而对于年轻人,年轻就是最大的财富,做好养老规划,做时间的朋友,从现在做起,越早越好。其次,养老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有财富的积累,有投资,也有健康,还有养老保险等等金融手段,坚定长期投资,也将收获更多的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