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疫情影响,城区的养老机构都进行了严格管控,不允许外人随意进出,志愿者们无法前来陪老人们过节。中秋节当天,不少子女特意从外地赶回陪父母过节,养老机构也举行各种活动,让老人们心里暖暖的。
女儿特意从上海赶回,带来特产陪父母过节
10月1日晚,家住高新区的陈晓玲带着蟹子、虾等六个菜来到潍坊鹤祥安养中心,与父母一起过中秋节。
“这些海鲜是我早上去市场买的,在家做好后直接拿过来。”陈晓玲说,因为孙子还小,她的丈夫、儿子和儿媳妇都没能回到潍坊,她带着家人的祝福从上海赶回,还带来了老人爱吃的月饼、蛋黄酥等上海特色糕点。
当天晚上,陈晓玲陪着老人一起看电视、拉呱、吃月饼,还用手机跟远在上海的家人们视频连线,直到晚上8时30分,老人准备休息了,陈晓玲才离开。
记者了解到,陈晓玲是独生女,她的父亲陈序让今年89岁,母亲陈庭桂87岁,两人来到安养中心有四年多的时间了。起初,陈晓玲也没打算把老人送到这里,但是老人独自在家又没人照顾,便来到安养中心。“在这儿生活很规律,还有很多朋友聊天,我们俩都习惯了。”陈序让说,逢年过节,只要孩子有空就会来陪他们过节,如果孩子没空,安养中心也会安排各种活动,大家一起吃着月饼聊着天,一点儿也不寂寞。
父母不想给儿女添麻烦,一起吃顿饭就满足
记者走访潍坊市社会福利院老年中心、潍坊桃源老年公寓、奎文区松鹤居养老服务中心等多家养老机构了解到,今年受疫情影响,养老院限制了志愿者数量,但允许子女前来探视,中秋节当天,来陪父母过节的子女非常多。
潍坊桃源老年公寓今年84岁老人楚桂英的儿子中秋节当天从济南赶来陪她过节,让她既心疼又高兴。楚桂英有四个孩子,分别住在四个地方。从入住养老院的时候,她就给孩子们定了个“规矩”,逢年过节轮流过来陪她吃顿饭就行了,她哪儿都不去,就住在养老院。
楚桂英说,她在养老院过得很好,不愿给子女们添麻烦。“儿女孝顺不在逢年过节这一刻,平时经常给我打打电话,有时间过来陪陪我,我觉得就挺幸福。”楚桂英笑着说。
94岁的姚桂兰今年中秋节也是和儿女一起过的。她的儿子和女儿都住在深圳,特意赶回潍坊陪她过节,当天中午带她出去吃了团圆饭。姚桂兰表示,自己在养老院里住习惯了,日子过得很舒心,子女的事情多,她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养老院贴心服务,为老人准备了丰盛的餐食
潍坊桃源老年公寓负责人潘效云介绍,他们公寓现有86位老人,平均年龄都在80岁以上,因为老人们都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回家过节的很少。潍坊鹤祥安养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以前有人认为逢年过节不接老人回家是不孝顺,其实不然,过节是否回家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家人平时对老人的关心,这也是孝老方式更多元化的表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那些子女没时间过来陪伴过节的老人们,养老院也做足了准备。
潍坊桃源老年公寓中秋节当天给老人们分发了月饼。当天中午的午餐也很丰盛,除了青菜外,还特意准备了鸡腿、大虾等菜品。潍坊鹤祥安养中心和潍坊市社会福利院老年中心当天也给老人们发了月饼等过节食品。
□文/图 潍报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赵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