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全市医养结合工作初见成效
2020-11-26 22:18  浏览:94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年来,按照国务院、省市关于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有关部署要求,市卫健委紧紧围绕医中有养和养中有医终极目标,按照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建立了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为基础,医疗护理为补充,与临终关怀相衔接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健康养老体系。截止目前,全市共建成并投入使用医养结合机构6家,养老床位2792张,公办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64家,有效的保障了城乡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在缓解社会矛盾,助推健康扶贫,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医养结合体系建设逐步健全。市政府成立了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都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统筹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市政府印发了《庆阳市医养结合实施办法》、《医养结合工作试点办法》、《关于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老年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符合县域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016年,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市,市政府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县(区)积极开展试点工作,经过各级政府不懈努力,目前共建成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和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各2个,市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4个,医养结合示范机构3个,医养结合示范基地1个。

二、医养结合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4.62亿元,建成社会养老服务设施987个,其中福利院和农村敬老院35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1个,农村日间照料中心891个,分别覆盖81%的城市社区和71%的行政村,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把养老机构床位护理补贴和医养结合项目补助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每年从本级提留的福利彩票公益金中提取20%的资金,用于支持开展医养结合项目的实施。2017年以来,通过招商引资、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累计吸引社会资本3.5亿元,投入养老服务业和医养结合项目,为完善医养结合基础设施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

三、医养结合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市县(区)两级卫健、民政、发改等部门密切协作,成立专家库,建立会商合作机制,推进在养中设医、医中设养,逐步实现两块资源融合共享,探索建立协议管理、社区服务、居家签约、内设机构、共融共建(开展“1+1”或“1+1+x”联合体)等五种模式,有力保障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全市建成老年保健医院1家,设置床位500张;19家二级以上医院设立老年病科,设置床位486张,配备医护人员387人,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覆盖率达到100%。42家医疗机构与35个养老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占全市养老机构的83.3%。各县(区)基层中心卫生院与乡镇敬老(福利)院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敬老(福利)院与卫生医疗单位通力合作,实现了融合式发展,逐步建成了集预防保健、健康服务、医疗康复、养老照料、文体娱乐一体化的“医养结合”服务平台。各养老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大力开发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系列服务产品,积极开展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养老、医疗资源,按照省卫健委《促进医养结合事业快速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2)》,查缺补漏,逐项自查,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医养结合事业发展,加强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为全市广大老年人再谋新福祉,为建设健康庆阳再作新贡献。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科

作者:王涛涛采编:姚丹 责任编辑:年生义

【来源:健康庆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发布人:43e3****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