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晓佳一】用文字记录农村生活,书写三农问题,解读社会焦点!敬请点击关注!
养老保险作为我们老年之后的生活保障,在社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在绝大多数的退休职工和干部都把它作为晚年主要收入来源。其具有社会福利性质,而且国家明确规定企事业单位必须要为员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因此对于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来说养老是无忧的。
但是作为没有工作单位的农民就没有这么好的社会福利了,想要享受社会保险那么就得自己交钱,等到老了以后才能每月领钱。而现在农民领的养老金就是自己缴纳以后,在六十岁以后才有的,当然这个养老金多数地区都是百八十块钱,在物价高涨的今天根本就满足不了生活。
因此总有人抱怨,农民的养老金太少,相比于企事业退休职工,国家干部真是微不足道。但是也有专家谈,农民因为有地中,有宅基地,花费较少,根本就用不到养老金,再加上缴纳的保险基数少,每月有个百八十块就行了。
然而农民却说按贡献算,那么五六十岁老人以前缴纳的公粮是可以当作社保的,而且很多地方缴纳的公粮,由于干部的虚报政绩,导致缴纳了一大半的粮食,每年农民仅剩下3斤八两的粮食。在今天每人平均每年吃掉400多斤粮食的情况之下,可见当初农民为了国家建设,为了城里人不饿肚子,付出了多少艰辛。
因而这公粮怎么也比社保要多,而且粮食是保障性属性,不能当作一般商品,不能和今天的低价粮食画作等号。因此有三农专家提议,农村养老金至少要能满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只是有关方面和一些专家一直在提国家困难有多大,负担有多重,就是不提怎么来提高农民养老金。
因此我们知道,短期内农民只能领着每月百八十块钱。但是好在有生于无,再说农村养老金每年也在增加,就如去年最低养老金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涨了5块钱,从88到了93,那么在以后应该还会上涨。
但是由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缴纳时间和方式不统一,很多农村四五十岁的人都没有按照每年的标准缴纳,因而错过了缴纳时间。那么补缴保险费在以后就没有养老金,晚年生活更是没有一份收入,也会拖累家庭和孩子,因此许多人就打听能不能在60岁以前进行补缴。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太常见,由于农村相对贫穷,有时候许多人家连几百块都拿不出来,很难每年都缴纳养老保险,等到钱宽裕的时候往往就忘记了或者错过了缴纳的时间。
而为了人人都能参保,晚年都有养老金可以领,保障农民每个月都能吃上盐,就有了农民在缴费期内可以补缴之前未交的养老保险的。
缴费时间一般是在正常工作日都可以缴纳,只是有些地方的开放时间是固定的,为的就是节省时间进行集中办理。年纪已经满六十岁的,对于没有交满15年的补缴足够年份就可以当年领到养老金;
未满60岁的可以正常参保,也可以补足十五年,因为养老保险分档次,缴纳年份和金额越多,那么到时候所领的养老金则是越多。
现在大多数农民缴纳的还是最低档,一般在200左右一年,也就是15年3000元,这也是为什么养老金这么低的原因,因为有的地方最高有每年5000块的,15年是七万五,连人家零头都拿不到当然就拿得少了,但是交养老保险也是根据个人家庭情况,不要做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免得多生事端。
还有个重要提醒:正常缴纳养老保险是有补贴的,西部补贴百分之百,东部是百分之五十,而补缴养老金是没有补贴的,所以能够按时缴纳的还是不要一次性补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