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且充满荆棘,你永远想象不到未来将会发生什么,也许朝闻道,夕则死。
正如周文王被关押,之后写下了《周易》;正如孔子穷困潦倒后写下了史诗《春秋》;正如屈原被楚放逐而赋下《离骚》;正如左丘失明,传有《国语》;正如孙膑受刑,修列了顶级兵书《兵法》;正如吕不韦迁往当时的蛮夷之地巴蜀,世上才才有《吕鉴》……等等。
人生有失败是在所难免,但是往往也正是这些失败才能给你带来的巨大的成长。
今天我们要讲的主人公,他叫朱克家,曾经以工作出色闻名全国。但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没有听说过他,那今天呢,我就趁着这篇文章来好好的和大家讲讲他。
人生第一坎坷——初中文凭
朱克家,1950年出生,到今年已经71岁了。他出生在上海,当时呢,新中国刚刚成立,他的家庭条件说不上富裕,但也够得上维持基本生活,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里,社会还不是特别稳定,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每日三餐吃饱都是个问题。
后来他上了初中,但由于他的父母都是工人,加上当时社会百分之90以上都是文盲,社会文化发展不充分,因为他的父母并没有那么支持他去学习,导致他初中毕业就没有再继续学下去了。
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条件限制,他并没有被分到一些被称为“香饽饽”的地方,而是孤身一人被分到了云南的勐腊县。
人生第二坎坷——落后地区
就这样,朱克家跟随着上山下乡的队伍来到了千里之外的云南勐腊县。说一句实话,在那个年代落后地区条件是非常非常落后的,每天肚子能否填饱都是问题,更不要说那里的火辣辣的太阳和呼啸的狂风了。
但朱克家来到这里却没有水土不服,反而更像是这里远离的乡人如今回归了群组一样。由于那里是我们的少数民族傣族,所以朱克家首先便是努力地学好当地的语种,并且积极地跟随乡亲的步伐认真学习农业种植,刻苦勤奋令人咂舌。
人生第三坎坷——最差队伍
当朱克家熟悉了当地的工作之后,他从乡亲们的口中得知当地有一个条件很差的生产队,名字是爱伲族。这个地方非常非常的落后,其一是交通不方便。
虽然当时大部分地区交通都不发达,但是爱伲族这个地方尤为严重。他在群山之中,上山下山非常的不方便,导致到底的物资采购非常成问题。
其二是因为当地的气候恶劣,变化大,时常多雨,导致到底自然灾害频发,并且阴雨连绵,导致当地的粮食难以有收成,要知道,当时的农业种植条件非常落后,很难突破地形和气候的限制,所以爱伲族有很长时间处于无饭可吃的状态。
其三是因为当地环境闭塞,导致当地人们没办法和外界互通有无,很多孩子都无衣可穿,很容易就冻得手脚冰凉,四肢僵硬。
本来这里还有一个支教老师的,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的摧残下,老师直接就逃跑了,使得当地50多个孩子没有书可以念。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朱克家义无反顾,直接申请来到这里,他首先是承担起了教孩子们读书念书的任务,老实来说,朱克家非常喜欢知识,他也喜欢孩子,他想:“既然他已经没办法再去读更多的学问了,那倒不如让这群孩子秉承自己的意志,通过读书改造自己。”
就这样他利用自己仅有的初中知识,就交起了当地的孩子读书。同时,他还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助当地的人们改造落后的生产环境,首先是他用手扶拖拉机来代替人工种植,这在当时全国都具有领先的意义。
之后,他利用自己在上海学习的水力发电知识,为乡亲们修建了一个小型水电站。同时他还通过媒体写信,以获得媒体的支持。
人生第四坎坷——起伏人生
很快,朱克家的事迹就通过当时的媒体,在全国广泛传播,他也成为了当时国内很多知青的偶像,成为了当时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前途大好,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朱克家由于出生茅庐,经验和眼界远远不够,卷入到了政治斗争当中,惨遭罢免,从天堂跌倒了地狱。
换做任何的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小伙子,这时候难免都会有些失意。但是他没有,你很难想象得到,一个人朝气蓬勃、充满干劲的小伙子,在自己的努力被否定之后,甚至因为这个否定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但是他竟然没有后悔,也没有惋惜。
可能是因为在他的心理,只有扎扎实实的当个小贫民老百姓才能他最终的归宿吧。这也可以理解,从一开始,他就比农村人更像农村人,谁也没有见过他那样有知识、有能力但又十分谦虚,遇到不会的事情虚心地向当地的老农们请教。丝毫没有所谓的知青的架子。
人生第五坎坷——平凡矿工
也恰恰是因为他的那平凡的赤子之心,在他走投无路之际,曲靖沾益的恩洪煤矿矿长收留了他。要知道,当时下煤矿是很赚钱的,虽然有些危险,但是那确实是很多没有知识的农民都梦寐以求的工作。
以此他便长久地留在了曲靖,在当地成功地回归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身份,平凡矿工。再后来,由于他不懈努力的去学习无线技术,矿厂将他调派到了电视转播台。再后来,作为厂里的老人,他被安排到了宾馆工作,知道他05年退休。
时至今天,朱克家一直赋闲在家,他留在了曲靖,长时间的工作让他爱上了那个地方,除了地去拜访看望亲人,他始终留在曲靖。他的前半生留在了云南,后半生他更希望在这个他热爱的土地上扎根,生存,养老,离去。
虽然朱克家已经成为了一个藉藉无名的“小人物”。但小编觉得这反而更让人钦佩。他看懂了生活,明白了现实,但是没有选择自暴自弃,也没有痛诉现实的不公,只是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平凡人,避开他讨厌的现实,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