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已经迈入了老龄化时代,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养老金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不过我国目前的养老储备还是比较充足的,所以才连续17年实现养老金上涨的目标。那么,一位70周岁的高龄老人,如今一个月能领多少养老金呢?能满足生活所需吗?
7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额外养老金
虽然每个省份对养老金的具体规定不同,但有一点还是颇为相似的,那就是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往往可以拿到额外养老金。比如说上海,在女性60周岁、男性65周岁的时候每人每月就会额外有20元;若是到达70岁的话,女性增加200元,男性增加100元。至于山东则是规定对于7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多领养老金20元,而到了80周岁以上的话能够增加80元。这些钱看着不多,但对于只要满足生活所需的老年人来讲,还是很有用的。
此外,从年纪上计算,70周岁的老人基本是在2001~2011年间退休,而我国的养老制度改革是在1991年实施。这也就是说,能够在2001年就享受到相关政策的老人往往都是国有企业的职工,这部分老人的实际退休待遇会更高一些。而到了2005年之后企业养老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这之后从企业退休的老人养老金水平也得到了快速增长,仅仅是从2005~2015年,就连续11年增速超过10%。
不夸张的讲,很多老年人的养老金水平甚至要比初入社会的大学生高。而从平均养老金的具体数额来看;2020年,我国企业人员的人均养老金是2700元。当然,发达地区的养老金水平总体要比欠发达地区更高一些。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钱都足以让退休老人安享晚年。
调整养老金的3种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我国调整退休金的方法主要包括定额、挂钩以及适当倾斜。定额是以公平为基础,会对各类人群增加相同的钱数,没有任何特殊情况。挂钩则是坚持了多缴多得的原则,根据年限和具体数额的不同,最终领到的钱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适当倾斜主要是针对高龄老人或者是艰苦地区的退休人员进行照顾的政策。这也满足了不同民众的需求。
缴纳社保时间越长越好
其实我们在上文中也提到,我国设定养老金的方法之一就是挂钩调整,也就是根据多缴多得的原则来决定各人群的养老金数额。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满足累计缴纳社保15年的要求,还要尽可能的延长缴纳时间,这样在退休以后拿到的退休金才会更多。比如说,累计缴纳15年社保的话,退休后每月能够领1000元,但如果累计年限到达25年,就能够增加到1900元,几乎是翻了一番,生活水平自然也会有较大的差别。
其次,社保除了包含养老金以外,还包括其他很多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医保,这也是老年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国家也一直加大医保的报销范围,降低报销标准。在国家的努力下,老年人的看病成本不断降低。可是,如果想要享受到医保的福利,就必须要满足社保缴费的相关要求,若是中间断缴,自然也不能享受医保的报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