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不一定要婆婆帮忙带孩子,姥姥也可以成为带孩子的一员。于是很多家庭都会在这个问题上产生矛盾,有些不愿意带娃的老人会认为对方应该带孩子,有些子女则认为谁带娃,就孝敬谁。家事还真是一团毛线,越理越乱。
一、老人“倒贴带娃”三年,成了儿子家里的保姆
65岁的齐阿姨帮儿子带孩子三年了,从儿媳妇怀孕开始,齐阿姨就去了儿子所在的大城市,开始照顾儿媳妇。每个月三千多的退休金,也都贴给小两口用,
孩子出生以后,儿媳妇休完产假就出去上班了,齐阿姨一个人白天带孩子打扫家里,晚上还要带孩子睡觉。刚开始孩子要吃奶粉,齐阿姨睡不了整觉,也慢慢的熬过来了。日子过得很快,齐阿姨感觉到自己年纪越来越大,有时候甚至会累到头晕。
有一次亲家母来看望一家人,没想到当天是亲家母生日,看着儿媳妇和儿子忙上忙下准备晚餐,还拿出了金项链和鲜花送给亲家母。齐阿姨有些不是滋味,前几天也是齐阿姨的生日,这两年她的生日都没有过过,只有老伴会记得打个电话。
原本是不想麻烦孩子们,看到亲家母过生日才知道,孩子们不是怕麻烦,只是分人而已。于是没过多久齐阿姨就让儿子送孙子去幼儿园,自己老了干不动了,强烈要求回老家和老伴一起养老。
二、老人带孩子,需要相互理解
1. 子女要懂感恩
其实老人帮子女带娃,子女应该学会感恩,老人退休以后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放弃自己的养老日子来帮忙。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还要带着精力旺盛的孩子,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差事,如果子女还不知道感恩,差别对待双方的老人,肯定会让子女寒心的。
其次老人要的可能也不多,只是子女的一句问候,一声:“爸妈,辛苦了”。偶尔也要让老人放放假,让他们也享受一下晚年生活。
2. 老人要大度包容
老人带孩子和子女生活在一起,需要注意的事情也挺多的,毕竟是两代人生活在一起,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老人不能过多的干涉年轻人的决定,要尊重他们。
其次育儿方面的分歧,应该遵循医嘱,老人不能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养孩子,要是孩子出了问题,一家人都会很自责的。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老人也需要多多包容,毕竟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肯定会有争议。
三、结婚以后,子女该怎么和双方老人相处?
1. 公平对待双方老人
结婚以后对于双方老人的态度,其实很多时候也会影响到夫妻双方的感情。应该公平地对待双方的老人,给自己家父母买的礼物,最好给伴侣的父母也买一份,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还是要做到。夫妻就应该同心,面对家庭的各种问题。
2. 礼貌客气
即使和伴侣的父母相处的很融洽了,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礼貌,毕竟不是亲生的父母,很多问题可能没办法包容你。不能太过于随意,有时候触及到了老人的逆鳞,容易引发矛盾还不自知。
3. 以小家为主
无论是什么问题,都应该以小家为主,不能一味的帮扶自己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伤了夫妻之间的情分。做出决定的时候,要多和伴侣商量一下,不要事事都以父母为主,应该改变观点,结婚以后就要顾及伴侣和孩子了。
今日话题:你认为老人帮忙带孩子是义务还是情分?婆婆不给你带孩子,你会养老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