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老龄化与城市也差不多一样,只是身处农村的老人们大多没有像城市老年人有社会保障,现在农村的空巢守穴老人也是越来越多,现有的农村养老化设施巳经明显不能满足需求了,这个问题是应该怎么解决好?
现在有部社会人士提出利用农村空置的学校改造后用于农村渉老化的再利用,这个想法虽说没什么毛病,但可能是没有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想法虽好,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
农村空置学校的现状
以前农村的适龄儿童可不比现在,每一个家庭都会有两个以上的孩子要上学,那个时候几乎每个村都会建设一个小学校,个别地方也有几个村就要集中建个中学,才能满足当时适龄儿童对读书场地的需求。
随着后来的年龄结构变化,每个村需要读书的适龄儿童逐渐减少,村上修建的学校开始空置起来,个别因拆乡并镇后的中学校舍也因此开始空置了,这些由村社集体组织所有的校舍,大部分都没有怎么利用及维护,有些巳经破落不堪了。
农村以前修建的这类学校,大部分都是以国家补贴一点、村社自筹一点,但大部分都是由当地的村民们出材料、出劳力建设起来的,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千家万户为娃娃,集资修建村学校。
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后期也有由政府全额拨款修建的新学校了,但这类校址都是在原乡镇的街边附近,一般远离村社。
现在空置出来的农村校舍,大部分都是以前修建的,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房屋结构,都不能与现在相提并论了。
空置校舍的改造利与弊
对于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来说,都会知道改造不如重建,而重建不如新建,为啥会这么说呢?这里结合农村空置校舍假如改造涉老化设施的具体操作情况,进行一下说明。
改造空置校舍有哪些难度?
1、首先是原用途不一样,原来的设计布局与涉老化的建筑规划设计有许多不同点,不管是房间布局还是生活设施及计划安排,区别都比较大。
2、基础情况不清、建设材料差异,这些都是硬伤,不容易通过简单的改建就能完成。如果改造的工程量过大,还不如重建为好了。
3、空置校舍想要改造成为涉老化的设施,首先会重新规划设计原有的场所、房间结构及空间利用等多角度、多因素来考虑,但由于这些因素都会存在相互制约的问题,规划设计的难度较大,这对一个需要标准化的农村涉老化场所来说,可能就会出现照顾到生活便利了而休息场所又可能欠缺的问题。
利用农村空置校舍重建的好处
1、重建的好处就是可以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开始,根据农村涉老化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可操作性强,由于是从基础开始建设,各种异常情况的发生几率较低,建设施工管理的可控性较强,结合现场情况修正方案的操作容易,更能满足农村涉老化设施的实用性。
3、方便性较大,因为以前在农村建设的学校,大都处于村社的中心位置,交通应该比较方便,这对于农村涉老场所的应用和管理都是十分有利的。
4、农村现在空置出来的校舍,应该都是属于村社集体组织所有,权属关系比较明确,不会存在调整、占用等问题,因为农村在以前经过土地确权后,现在要调整一方土地出来,难度不小。
总结
农村利用空置学校改造涉老化场所,是改善现在农村老龄化问题的一个好举措之一,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应该区别、合理对待,不要一刀切。
根据空置校舍的具体情况,采用改造或者重建为好,因为新建会涉及选址、协调、赔偿等多方面的问题,对农村涉老化的设施建设不是十分有利。
对于农村涉老化的问题,还有哪些好的建议?欢迎讨论分享吧!
本文为三农小分队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本期作者:农人殷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