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退休之后基本上都是零收入,生活就需要依赖养老金。因此,国家以及个人对养老金都高度重视。今年,养老金实现了17连涨,就有人好奇,接下来的一年会不会涨?至于涨不涨,关键还得看这4个关键因素!
今年又涨了4.5%
在今年年初,国家就正式做出了通知,表示今年的养老金要借着上调。6月底,四川省完成了最后的调整,这也意味着我国的31个省份已经全部上调了养老金。基本上就是半年时间,国家的政策就已经得到了响应,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退休人员能拿到更多的钱了。大部分地区的上调幅度都在4.5%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数值进行计算,人均基本养老金上涨了大概130元,如果目前领取的是职工养老金,基本上都可以超过3000元。一年下来,大家可以多领取1560元养老金。在收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已经有很多老人迫不及待地开始关注下一年的涨幅,他们很想知道保险金能不能实现“18连涨”,这主要要参考这四个关键因素。
先是要看结余是否充足
根据我国人社部在今年3月初发布的消息,我国的养老基金已经推出多年,目前已经有了深厚的历史积累,现在依然能有4.7万亿元的基金结余。有了这个数字做保障,我们可以对一件事非常确定,那就是我国的养老体系是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至少现阶段的领取,不存在问题。如果下一年想多发一些养老金,依然有很大的可能性。
投资运营的规模正在扩大
这些放在统筹账户中的养老基金,是可以进行投资的。如果投资获得了红利,这些红利依然会规划到养老金当中,给大家的养老金发放出力。现阶段,我国养老金的投资运营规模已经非常庞大,现在的投资资金已经达到了1.2万亿元。除了能保障养老金的安全之外,也可以让这些养老金升值。当然,投资是有风险性的,我国自然也会专门规划出一部分养老金放在铁篮子里,让谁来都无法撼动。这一部分养老金其实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退休者的需求。双重保险之下,估计明年还会涨。
调配力度增强
现在我国对养老基金的统筹进行了升级,之前是地区进行管理,现在是省份进行管理。换句话说,大家的养老金将交给省级部门进行统一调配。这样的做法可以加强各个地区的调配力度,能让养老金的发放更加合理。就比如说一个省份有些地区发展的比较好,有些地区发展的比较落后。那些落后地区发放养老金,自然会比前者有更大的难度,在这之前,发放的压力都由各个地区进行承担。现在有了省份的调配,省份可以对那些落后的地区有所侧重,帮助他们缓解养老金的发放压力,维持养老基金体系的稳定。
要看看现在的物价水平
有现行的法律作规定,如果提高养老金的待遇,需要参考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职工的平均工资,另一个标准是物价的上涨情况。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7000元左右,比去年增长了12.6%。同时物价指数也有所上涨,上涨了0.5%。无论从工资还是物价来看,现在都是上涨的趋势。因此,明年对养老金进行上调,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总之,从这四个关键因素来看,明年估计依然有很大的上涨可能性。
如果上调,可以调多少?
对于今年的上调,大部分人关注的是4.5%这个数值,但是许多地区的真实情况早就超过了这个数值。就拿山东来说,连续缴纳年数超过25年的老人,他们的上涨幅度可以达到11%。至于明年能上涨多少?我们暂时说不准,但是可以拿往年的数据做参考。今年的上涨幅度较小,往年的上涨幅度都在5%左右,因此就有许多人猜测明年的上涨幅度也在4.5%,并且上下浮动的可能性不会太大。这个说法有可能,但是不能当做定论来看。今年的上涨幅度之所以较小,是因为公共卫生事件毕竟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冲击,我们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就2021年来看,我国的经济正在恢复正常,因此大家要对国家多一些信心,相信明年的上涨幅度不会让大家失望。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好消息值得关注。基础养老金是一方面,国家也增加了其他补贴,有不少老人可以领到高龄补贴,这是独立于养老金的存在,但是依然可以给大家提供不小的助力。再者就是养老金的信息要更加透明以及科技化,这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能帮助大家增强对养老体系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