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按理讲养老之类的问题应该能够更加方便地解决,但当前的事实似乎并不是如此,因为不愿意交社保的人群增加了,这有可能会导致国家财政等多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使得退休老人的养老变得越来越困难。那么,一旦他们停止缴纳,退休老人该如何养老呢?
不愿交社保的人群增加
据了解,当前不愿意缴纳社保的人主要分为几个部分,比如生活压力大的年轻人、农民工等等,而这些群体不愿意交社保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门。作为最主要的劳动群体,一旦他们停止交纳社保,直接影响到的显然就是相关养老基金,并且导致其出现空缺。
因为目前我国还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一边是生育率减少,另外一边是不愿意交社保的人增加,此消彼长之下,如果放任问题继续下去,很有可能会使得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无法正常发放,这是非常现实的困境。当然,想要知道如何养老就要先了解不愿意交社保的人是为什么不愿意。
为什么不愿意?
首先,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由于巨大的生活压力,一个人想要通过自己的工资养活自己并不容易,社保虽然是为了长远的发展和养老考虑,但却没有办法解决当前的问题。对于一些已经欠了房贷车贷的年轻人来说,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严峻,在资金方面显然是能省则省,每个月几百块的社保或许就可以支撑起这个月的伙食费。
其次,一些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与过去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旦习惯了各种各样的超前消费以及大额消费,人就有可能会推迟社保缴纳,毕竟从理论上来说,社保只要交够15年就可以了,少交费几年让自己当前可以多花点钱,或者减轻点生活压力,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由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越发迅速,原本仅占少数的灵活就业人员规模越来越庞大。据人社部相关数据,灵活就业人员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2亿人占比超过14%,不仅仅有很多中老年人还有大量的涌入这一市场的年轻人,尤其是在互联网相关领域。我国当前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政策相对来说并未足够完善,对于一些创业的人来说更是可有可无,自然就没什么人愿意交社保了。
农民工不愿意缴纳社保
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们就业观念的变化,很多年轻人跳槽已经成为了习以为常的事情,而我国的社保与企业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频繁的跳槽,就极有可能带来频繁的社保信息变动,一些觉得变来变去非常麻烦的人,可能就会不再缴费。而且不仅仅是年轻人,一些农民工也逐渐不愿意缴纳社保了。
农民工也同样面临工作地点不断变化的问题,导致社保缴纳有时候不仅跨企业,甚至有可能会跨省,这就容易导致断缴,更别提一些不算富裕或者打工养家的一些人,为了尽可能多的攒钱,拒绝缴纳社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养老成了问题
对于劳动者来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缴纳社保,这或许意味着自己退休后能够拿到的钱越来越少,而更重要的是,因为养老制度的运行需要“后人栽树,前人乘凉”,用高速发展的经济来给养老人员制造更好的条件,如果缴纳社保的人不够多,养老基金明显就会出现短缺,现在靠着多方面的支撑以及之前的积累,还能够持续,但如果发展到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养”一个,那问题显然就大了,那么这些人退休老人该如何养老呢?
退休老人养老
一方面来说,由于生育率的降低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来看,都是既定的趋势,当下的政策即便想要生效,也需要等至少一代人,因此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多交社保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事情。对此,不仅需要从经济角度着手,更需要从社会等多方面解决问题,无论是提高还是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都是维持养老制度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除开企业和政府外,我国当下也在不断的推进个人养老制度的发展,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依靠政府和单位的养老制度将不再是唯一的一种方式,换句话说,人们可以一定程度上不再依赖养老基金来保障退休,通过商业渠道或者其他方面都能够达到目的,这就降低了不交社保带来的影响。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当然,对个人来说,社保能交就交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国奉行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的相关原则。社保缴费时间越长、金额越多,退休拿的就越多,所以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当下的退休人员,都应该尽可能缴纳社保,相信当下的问题随着发展都会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