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这个词语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这几年比较重视,在古代皇家的亲戚就是最大的“啃老”集团了。
还有就是官撩家庭和商贾家族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也小老百姓的,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因为大家的生活都过得比以前好很多,工作机会也多,所以不能容忍啃老这种事情出现,明明手脚健全为什么不出去工作呢?
70后“啃老族”现已无老可啃,晚年生活令人唏嘘,网友:自食后果。
这种啃老的情况出现,或许也跟父母的溺爱有关,在70后这一代人里重男轻女的观念比较重,到了90后这种观念慢慢淡化了。
而且70后大多数人都是进工厂工作,不进工厂也只能和父母在家务农,没有收入来源,想做生意又没文化,最后只能花父母的血汗钱了。
当父母去世时,他们又如何生存呢?对与农业也只是知道一点点,又不完全懂,没办法只能靠捡垃圾为生。
其实在农村很多老一辈的父母并不懂得教育孩子,也不懂什么叫以身作则,对于儿子又看的跟个宝似的,促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最后有的也只能靠媳妇养活。
父母努力攒下的血汗钱是为儿子能娶上媳妇,现在的媒婆在给姑娘家人介绍男方条件时,总是把对方吹得天花乱坠,说男方父母如何有实力。
如何好,男方的姐姐们如何有钱,任职什么单位,如果女方同意可以帮忙安排工作等条件来掩盖男方的缺点,这么看来到像给儿子找个妈,女方父母如果看重的是钱的话,就是害了自己闺女一辈子。
比如这个小宝,因为家里条件好,经过村里人的介绍顺利的娶上了媳妇,他和妻子都没有什么手艺可以维持生计。
父母就出资开了个小饭店给夫妻二人管理,一开始两人也是对新鲜事物好奇,没做过老板、老板娘都比较兴奋。
就很用心的经营饭馆,但是一个月下来赚的钱也只能够维持生活日常开销,小宝的心就开始慢慢的冷下来。
于是他开始迷恋上了打麻将,钱也赢了这么几回,他心里就盘算着,要是每次都能赢,那还开什么饭馆,就这样饭馆也关了门。
这时候的小宝对赌博已经迷恋到像吸毒上隐的人,一离开毒品十分难受。
就是因为赌博使小宝欠下了不少外债,自己的饭馆也关门了,几次出去找工作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因此只能找媳妇、父母要钱。
为此夫妻俩也经常吵架,最后妻子终于忍受不了小宝好吃懒做的行为选择离婚。
中年的小宝没有了媳妇也没有孩子,成了孤家寡人一个,这下好了没有人管得了他了,但是他却成了这对老夫妻的负担。
没有孙子就算了,还要养着一个老小孩,每天儿子都管自己要钱,不给他就到处去村里的人家蹭饭,人做到这样也算是失败了。
小宝则是沉迷于做蛀虫这个角色当中,却不管背后对他指点的人的想法,可怜他的老父母,生个儿子不能养老就算了反过来还要老人去养他。
到了老年后的小宝,因为父母被病缠身,又没钱医治只能带着病痛去世,无依无靠的他就以捡垃圾为生。
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让人同情他们这一家子,同情小宝是因为他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父母不能很好的引导。
使得他走上一条不归路,父母的那种陋习式的教育把小宝培养成一条蛀虫,对儿子太过宠爱使得自己的晚年生涯过的如此的悲惨,这样的例子在农村特别常见。
不过好在国家现在重视农村发展了,多了一些扶贫政策,一些70后的中年人也脱离了旧思想。
对于孙子的教育也不像对儿子那样了,他们时常聚在村门口聊天,会聊到教育的问题和国家的优惠政策,以前经常出现妇女被拐卖事件。
不过近几年减少了这样的案例出现,像韩雪主演的电视剧《沉默的羔羊》就很好的体现了当时的环境。
如何避免孩子以后成为啃老族呢,父母教育早做这几点准备:
1、父母不是孩子,孩子也不是你们
很多家庭在培养孩子时没有过多的想法,再加上重男轻女的现象出现,父母就是想着自己吃过的苦不能让孩子再吃,把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
孩子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吃着饭还要到处跑,大人还拿着碗跟在后面哄着,这样真的对孩子好吗?
并不是,如果父母是真的对他们好就应该约束他们这种不良的行为,早早的改正。
2、父母可以半散养式的培养孩子
小孩在还小的时候,因为不会说话只能用行动来提醒父母或旁人陪自己玩耍。
父母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上来就给孩子一顿好打,孩子的举动证明了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已经有自己的主见了。
只是这种主见还不稳固,需要父母后天来培养,孩子用打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应该重视并引导他,用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结:
孩子都是要在小时候就要改掉一些的坏习惯,像一些老人家活到老还有一些坏毛病存在。
孩子们想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老人就会像个孩子一样撒娇说已经改不了了,晚辈们最后也只能放弃,让他们过的自在些。
因为你这个时候要求他们改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作为子女应该去习惯父母的行为,让他们老有所依,所以为什么要提醒广大年轻父母,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