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养老保险,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活儿。付出多、收益远,好多不稳定性在里面。
现在全国各地的最低缴费基数一般在3000~4000元之间,灵活就业人员及时按照20%的比例缴费,每月都需要缴纳600~800元,一年钱数就高达7200元到9600元。缴费15年,可真的不是一笔小数目。要想领取更高的养老金,可能需要缴费三四十年。
可是未来什么时候能领取养老金呢?60岁以后特别是国家还要推动延迟退休政策,对于什么时候领养老金还是未知数。万一参保缴费后出现了意外,那可不就亏死了吗?在很多人看来,不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有很多吧?
实际上我国有两类保险,一类是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另一类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两类人员覆盖的可真不少。
按照《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末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是4亿5,62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亿2,85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5亿4,244万元,其中待遇领取人员1亿6,068万人。两部分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相加,实际上参保覆盖率高达90%以上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覆盖率也不低。
2020年末全国就业人数为7506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6271万人,农民工数量28560万人。参保城镇职工数量比城镇就业人员数量,覆盖率已经达到了71%。不过相对于全部就业人员数量,就业人员中还有4.2亿人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
相对而言,像一些农民工养老规划是准备靠土地和家庭养老,没有太高的参保积极性。而且由于参加养老保险缴费越来越高,确实也有一些门人望而却步了。
十四五期间我国的职工养老保险将会有新的变化。
按照人社部公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但好消息是这样的:建立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国统筹,全面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
如果实施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都会一样的。一样的缴费,一样的待遇,一样的养老金增涨。现在我们仅仅实现的是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上海市今年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最低已经达到了5975元,比四川、黑龙江等地的100%缴费基数还高。另外,上海、北京计发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也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每年养老金调整时,北京、上海都是一骑绝尘,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地区。
实际上,看看养老保险的名字,都是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的应当是社会的基本,养老待遇不应过高。相信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以后,经济发达的地区将会将养老的精力投入到企业年金制度的设计以及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上 构成更坚实的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
相信通过国家努力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很快能够实现应保尽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