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都知道普通民用住房的建筑使用年限时70年,但很少有房子会被使用到70年。大多数50年以上的楼,就已经算上危楼了,将面临被拆除的境遇。像1970年那个时候会建成的房子,如今多数早已被拆除,改建成一座座几十层的高楼。
城市化进程加快,老住宅被拆迁改造
城市化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无数高楼的建立,城市化也是现代化国家走向强盛的一条必经之路。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拥有8层以上、超过24米的高层建筑34.7万栋,百米以上超高层6000多栋,数量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高楼最多的国家。
与之相比,大量的危楼、小院子、旧楼及一些拥有安全隐患,公共设施不齐全的“城中村”都只能通过拆迁来解决。
2013年到2017年间,通过改造各类棚户区2645万套,惠及6000多万居民,受此影响的居民数量,跟被改造的房屋数量比2008年到2012年翻了一倍。仅仅只到2018年末,已经有一亿多人住进新的楼房,住房环境得到了提高。但也有一些问题随着改造的进程一点点浮出水面。
拆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钉子户”的出现。近年来房价的水涨船高造就了很多“拆一代”,拆迁户们对赔偿款的数量要求把也是越要越大,希望能通过拆迁“发家”。有些人为了能得到更多的赔偿款更是狮子大张口漫天要价,但很多都并不合理。当与开发商谈判失败后,就造成了钉子户的形成,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影响市容市貌。
第二,炒房投机行为的增多。因为房价的一直稳步上升,很多都是成倍的升值。拆迁款的金额也十分可观,导致了一些炒房团,以炒房职业的人出现,例如多地出现的“房哥”、“房姐”。开始时他们主要以新楼盘为主,后来扩大范围连二手房也开始炒,极度不利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第三,很多老年人不想放弃原来的生活状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严重,老年人的群体数量也在增加,更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破烂小”换成崭新的高楼大厦固然是一件好事,但高楼中各住户之间的走动,跟原来的邻里之间有很大的改变。原来在一起生活了有可能已经几十年的人,突然都没有了换成一堆陌生的人,很多老年人生活方式被迫改变,出现严重的不适应现象。
第四,开发商的成本越来越高。现在的购地、房屋建造材料、房价一直在增加。再加上旧房拆迁时需要给多时达到几千家以上同时进行赔款,有些中小型的房企根本没有那么雄厚的资金去应付,导致越来越拆不起。
第五,某些拆迁户的报复性消费,很多拆迁户拆迁之前有可能从来没得到过这么多钱,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财富规范。得到拆迁款后便肆意挥霍,前几年总能看到有些拆迁户几年之间败光拆迁赔款,身无分文的新闻。甚至有些人因为暴富暴贫,做出一些危害社会安全的事情出现。
为此,国家针对这些问题,在2019年由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里面提到:2020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也就说拆迁或将会被叫停?明年起老住宅将迎来大改造、“第二春”,其中有两类人受益,看看有你吗?
改造工作可以分为三点
根据以往的形势来看,我们可以将改造工作具体分为三点。
第一, 实现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生活环境和配套设施等的改造、改建,违建的拆除,绿化、照明灯的改善,有需求的楼房加装电梯。第二,满足居民安全和生活所需,水、电、燃气等管道线路的改造和升级、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房屋的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的维修。
第三,社区服务的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养老教育助残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及智慧化的改造。旧楼改造涉及的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光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加装电梯后还将改善高层住户的出行不便的情况。二手房的市场活力指日可待。
能享受到老住宅改造福利的两类人
第一种是老旧小区的住户。既然生活质量、安全及出行问题都能得到改善,也就使得很多本就不像离开人的打消了念头。而且这些小区相对新建高层的高公摊、高物业费、高持房成本等有着更多优势,能为住户省下很多钱。而且大多数老旧小区都是位于市中心的地带,通过旧改后房屋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第二种就是未来有买房打算的人,拆迁过程中有很多炒房行为的出现,现在经过旧改后再加上对房价的进一步调控,房价将逐渐平稳。给予炒房人员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楼市的泡沫也将逐渐消失,未来买房的人选择性会更强,性价比也会越来越高。
结语
当今的这些“老旧破”还能通过旧房改造来解决,可是三、四十年以后,现在这些“新”的高层楼房也将变成老楼,到那时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高层住宅,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