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孝顺的儿女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在屯子里引起轰动
2021-01-08 09:52  浏览:43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临近年关,邵家老爸老妈被几个儿女送到敬老院,这在我们屯子,像是十级台风,掀起了巨浪。

老邵年轻时,是文化大革命忠义干将,在我们这个几十户的屯子呼风唤雨,是镇上红人。

他找的媳妇当然是村花,媳妇漂亮温柔,老邵天天在屯子里大呼小叫革命,叱咤风云,媳妇自己在家从来不出门,因为老邵的原因,出门也没人跟她聊天。

漂亮

在那个年代,除了生孩子还能干啥,老邵在几十年里生育了八个孩子,有两个营养不良夭折了。媳妇性格软弱,说话走路都轻声细语,像一个大家闺秀,也不用去生产队干活,天天在家洗衣做饭带孩子,把几个小家伙养的干干净净。

这当然引起同村妇女公愤,嫉妒恨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这里有私愤,老邵没少整治他们,生产队干活藏奸,会上不好好学习语录,这都是批斗对象。

平时老邵没少得罪人,几个孩子在学校当然也受排挤,没人跟他们玩,屯子孩子个个像土行孙,他家的孩子像地主家的公主少爷。

几个孩子慢慢长大,懂事孝顺,先后也成家立业了。

老两口身体还算硬朗,自己生活,孩子们你来我往,不间断过来送吃的喝的,日子还算平稳。

今年入冬,老两口不愿意自己生活了,天气寒冷,农村需要烧炕烧炉子,老两口岁数大了,腿脚不方便,这时要跟儿子一起住。

老邵把几个孩子找到一起,商量养老问题,三个儿子跟谁一起住,大儿子家远不方便,二儿子住处飘忽不定,今年打算出去打工,只有跟小儿子一起住了,小儿子孝顺满口答应,儿媳妇摔门走了,大姑姐们面面相觑,知道老爸老妈的日子不好过了。

老来难

小儿媳妇借口到城里陪读走了,小儿子忙着挣钱,东一头西一头的,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还是没人照顾。

他们又在一起研究,决定一家轮流伺候十天,如果哪个有事,就出钱,从大姐开始轮流转。

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大姐也是住在儿子家,帮儿子看两个孙子,在把父母接过来一起,实在不行,老大同意出钱。二姐最孝顺,可她婚姻不幸福,几离几嫁,现在跟一个后老伴过日子,鸡飞狗跳一地鸡毛。各家都有自己的的难处,兜兜转转,老两口又回到原点。

最后决定送养老院,老两口知道以后,号啕大哭,说啥都不同意,让老两口子能在屯子里炫耀的,就是这几个孝顺孩子,衣服是闺女买的,好吃的是儿子买的,如今要送敬老院,他们怕同村人看笑话,当然他们不可能执拗过儿女,还是被送到敬老院。

老人的归属在哪里

如今在农村,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如果把父母送到敬老院,那还是大逆不道,还是让人想不开,还是让左邻右舍笑话,脊梁骨会被戳穿。

农村思想比较老旧,以为把老人送养老院就是大逆不道,就是不管不顾。

养儿防老,这是老人们均有的一种传统思想,老人想不开,觉得被家人抛弃,嫌弃自己年老,只能给别人填麻烦。

农村有房有地,生活节奏比较缓慢,真的需要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去吗?

这要分情况而决定的,其实敬老院不一定就是不好的地方,如果儿女都有工作,没人陪伴,老人还是很孤单。

经济允许的话可以去私立敬老院,条件会好一点。

住在好一点的敬老院里面还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如果有突发性疾病能及时发现尽快就医。

如果经济能力不够的,不建议去普通敬老院,虽然费用低,但是服务完全不能有保障,在传统敬老院福利院,很多老人还是过得非常孤独,服务人员素质低,耐心不够。


发布人:f00a****    IP:61.145.45.***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