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上海再出实招助力老人们的异地养老。记者昨天从上海市医疗保障局获悉,近日,市医保局会同市民政局、市卫健委等部门,积极发挥本市新近颁布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立法效应,坚持以异地养老的本市失能老人迫切需求为导向,启动上海市老年人入住长三角区域养老机构长期护理保险费用延伸结算试点。
徐柏年82岁,吴亚珍73岁,是一对夫妇,目前住在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瑞福长者照护之家,过年前后打算去吴江。徐先生被评定为2级失能,已享受上海市的长护险待遇。这对老夫妇说,此前住在上海养老机构在吴江开办的分部,享受不到上海的长护险待遇。而现在,随着长护险政策从上海延伸到长三角的养老机构,这直接为异地养老的上海老人提供了很大便利。“这样一来,异地养老比以前方便多了,经济负担也更轻了!”
在这家照护机构,有不少上海老人此前就选择前往舒孝养老服务公司在吴江运营的分部养老。上海市老年人入住长三角区域养老机构长期护理保险费用延伸结算试点,对老人们来说是一大利好。这一试点明确,以本市长护险定点品牌养老机构为主体,依托其在长三角开办的养老连锁机构,实现本市失能老人长护险待遇在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的延伸。
从2021年1月起,年满60周岁以上、在本市已申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评估失能等级为二至六级的参保老年人,可以在选择入住异地连锁养老机构前,先至本市定点养老机构(含长者照护之家)提出相关申请。由本市定点养老机构负责为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统一向所在区医保中心办理异地登记备案手续。经登记备案后,失能老人即可在异地连锁养老机构享受长护险养老机构照护费用的延伸结算。
从养老机构起步,实现长护险待遇从本市养老机构向长三角区域连锁养老机构的延伸,这一政策举措也是本市长护险及养老服务领域政策“异地通关”的一次先行先试,既确保了长护险服务及待遇的延续性,也为本市老人选择异地养老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这一政策举措还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利于“上海服务”品牌向长三角区域的辐射和拓展,加速长三角区域间养老领域相关政策和服务融合。
目前,本市已有上海舒孝、上海亲和源等连锁品牌养老机构启动该项试点,其在长三角地区吴江、嘉兴等地的异地分支机构已纳入延伸结算范围。
上海舒孝养老服务公司董事长苏祥告诉记者,该公司在2014年左右就开始布局长三角养老,已有不少上海老人居住该机构的长三角分部。其中,有的老人采取中长期模式,如在太湖边的分部住上大半年;有的采取候鸟模式,根据季节等因素间歇性地返沪。为此,该机构也在上海与吴江等地开通了班车接送老人。因长三角交通网络日趋便利,班车路上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内。
市医保局表示,将积极会同市民政局等部门,在做好试点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让入住本市养老机构长三角分支的上海失能老人尽快享受到长护险延伸政策,让异地养老的本市老人有更多获得感、归属感。
【来源:文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