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养老金将迎来连续17年上涨,根据2019年以及2020年连续两年均上调5%的经验来看,2021年的养老金平均上调比例预计在4%-5%之间,平均上调比例将在本月月底之前公布。
平均上调比例确定后就轮到计算每一位退休人员本人的养老金上涨幅度了,到底涨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呢?下文会给大家详细介绍。
2020年上海养老金调整政策
2021年的养老金上调细则还没出台,但每年的政策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且每个地区的原则性条款也没多大的区别。分析上海2020年的政策就能搞清楚上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了。
我们先来看看2020年上海的养老金调整政策。
2020年上海的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主要分成四大部分,将每一部分的数字相加就能得出总体上涨金额了。
1.每人固定增加75元。意思是只要是在上海办理退休的人员则不管本来的养老金是多少,每月先固定增加75元。
2.每缴纳一年养老保险加1.5元。体现多缴多得的理念,每缴纳一年养老保险增加1.5元。比如,缴纳了20年则增加20*1.5=30元;缴纳了35年则增加35*1.5=52.5元。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计算出来的结果不到22.5元则直接提升到22.5元。
3.根据上一年度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为基础增加2.3%。同样体现多缴多得的理念,同时也体现了照顾高龄退休人员的理念。由于养老金每年都在增加,年龄大退休时间长的人基础的养老金相对较高,这部分是以相同比例增加的,故基数越大加得越多。
4.年满65岁的男性以及年满60岁的女性额外增加20元。体现了对于高龄退休人员的照顾。
两个具体事例
以去年两位上海退休人员事例计算一下各自增加的养老金金额。
1.64岁退休男性,2019年12月退休金为5326元,缴费年限为42年。
(1)每月固定增加75元;
(2)42年缴费年龄则增加42年*1.5元=63元;
(3)以5326元为基数增加2.3%,即5326*2.3%=122.5元;
(4)男性不到65岁拿不到额外增加的20元。
这位男同志2020年一共增加75+63+122.5=260.5元,相比于原来每月5326元的基础,上涨比例为4.89%。
2.62岁退休女性,2019年12月退休金为4256元,缴费年限为30年。
(1)每月固定增加75元;
(2)30年缴费年龄则增加30年*1.5元=45元;
(3)以4256元为基数增加2.3%,即4256*2.3%=97.9元;
(4)女性年满60岁额外增加20元。
这位女同志2020年一共增加75+45+97.9+20=237.9元,相比于原来的养老金上涨比例为5.59%。即使扣除女性年满60岁额外获得20元,其上涨比例也达到了5.12%。
原来的养老金越低则上调比例越高
以上两个例子为2020年上海的两位退休人员的真实养老金上涨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原来养老金较高的人获得的上调绝对数高但增加比例却低。这是政策制定的目的所在,让收入较低的人获得较高的上涨幅度,但增加的绝对额度不可能超过收入高的人。
这样设计政策的目的是在确保实现“多缴多领、长缴多领”的公平原则下适当照顾低收入养老金人群。
我计算了另外一位原本养老金只有3048元、缴费了23年的退休人员,她的上调金额为179.6元,上涨比例为5.89%。绝对数不高,但上涨比例更高。
导致低收入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比例更高的原因是因为每年的政策中都会有一条固定增加额。这一部分的上涨是不看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与缴费数额的。
以2020年的上海政策为例,同样的75元对于原本5000元的基数来说贡献了1.5%的上调比例;对于原本3500元的基数而言则贡献了2.14%的上调比例。
缴费年限最重要
养老金的上调与缴费年限、上一年度月养老金工资以及退休人员年龄有关。
其中,退休人员年龄是客观因素,无法人为控制。
上一年度月养老金是经过刚退休时计算的结果以及多年增加后形成的,而这两个因素的计算与缴费年限息息相关。
换言之,缴费年限不仅直接影响每年增加的养老金数额还影响着养老金的基数。
因此,建议还没有退休的在职人员每年都要缴纳养老金,哪怕每年缴纳的金额不多也要坚持。甚至在遇到经济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可以选择每年减少缴纳数额确保长期缴纳。
比如,对于某灵活就业人员李四来说,原本每年缴纳3000元养老金。如果当年经济困难则可以选择将3000元分成两年、也就是每一年缴纳1500元;这比第一年缴纳3000元、第二年一分也不缴纳来的划算。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财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