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南乔 审丨易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的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国情来看,我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还存在发展的不平衡。
9月19日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养老金媒体分享会,对我国养老金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会上谈到从城乡来看,我国城市与农村的的养老待遇差距较大,而且,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短期内无法实现平等。
城乡养老金差距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从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到养老等福利水平都差距较大,其中从收入来看,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是4.2万元,大约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左右。
城乡在养老金上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城镇居民的养老金大约是每个月2800元,而农村则是每月170元,相差在十倍以上。
目前我国为养老保险所提供的补贴较高,原则上由于职业的不同,缴的多,养老金就高,所以目前针对养老金差距大的问题,我国无法在短期内将城乡的养老金差距缩小。
促进城乡平衡
由于人们的收入来源不同,从养老金来看,对于农民来说,他们的收入大都与土地收成有关,养老金只是一种补充性的收入,而城镇居民在退休之后的主要收入都依赖养老金。
根据9月19日的养老金媒体分享会上胡晓义的观点来看,我国目前若要改善在养老金上的城乡差距,最好的办法就是促进城乡经济的平衡发展,这样有利于缩小城乡间居民在收入上的差距,进而能够更好地改善城乡居民在养老金上的巨大差距。
对于退休职工人员来说,他们相对于农村人口在缴费上是高缴费的,如果为了达到城市与农村的平衡而去降低城市的养老金,显然不公平,目前还需要根据国家的财政情况提高一些养老金。
从城乡居民的养老金的不同来看,其中存在超过10倍的差距,但是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这些是跟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极大的关系的,虽然居民养老作为一个福利问题,理应由国家提供其中的大部分金额,但是由于城乡二元差距的长期存在,国家不能在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
从根本来看还是要从促进农村发展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实现缩小差距,达到平衡状态。而我国目前城乡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相信城乡养老金的平衡也会到来。
(版权说明:本文由大时代资讯V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