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再加上过去的“计划生育”,很多家庭都变成了“4+2+1”甚至是“4+2+2”模式。即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个老人,养育一个孩子甚至是两个孩子。
这种家庭结构中,所有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两个年轻的小夫妻身上。如今各种物价不断上涨,房价高居不下连带着各种水电费以及食品、蔬菜都在涨价。这就给很多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即便每天996,老人小孩一旦有个什么病,多年的积蓄就会付之东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年人都有退休金、养老金的话,那么就会给这一个家庭减轻很大的负担。
连续这几年来,国家一直都在上调养老金的费用,以减轻年轻人的压力,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但尽管一直在上涨,对于一些乡镇地区的农村老人而言,养老金依旧是非常少。
国家规定,农村人口年满六十周岁就可以去领取养老金。正常情况下没人每月可以领取一百多元,一年下来也就领一千二百多元。但如果逢年过节走个亲戚,上个礼钱,给个压岁钱,这点钱压根不够用。
相反,对于那些生活在城市的职员来说,他们的养老金可比不少年轻人的工资还要高。在普通城市,职工养老金可以拿到两三钱,更有甚者养老金能够过万。而农村老人每个月一百多块钱的养老金,还是政府上调了好几次之后的结果。
而农村老年人的子女往往都在外务工,“空巢老人”的现象非常常见,农村老人要比城市老人更需要政府的关爱。为了保障农村老人的老年生活,国家今年也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
一、继续上调养老金
不管什么政策,还是给钱来的最实在。国家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上涨金额,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通告显示,自从2021年7月1日起,县级居民的养老金再次提升,每人每月领取的最低标准达到了180元,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了70元。此外,中央还会分拨没人每月基础养老金93元,省级基础养老金20元。
也就是说,综合下来,县级居民的基础养老金达到了每人每月293元,将近三百元,是之前养老金的三倍。可以说,今年养老金增长的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了。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农村老年人是越来越重视了。
二、实行借助房产或土地养老模式
自从2021年,我国还规定了一种新的农村养老模式。过去,通过房产养老仅仅是城市职工老人的专利。现在,国家积极的推动房地一体化的认证,这让农村老人通过房产养老成为了可能。此外,国家还会对积极种田的农民进行重点的补贴。
三、大力扶持养老机构,完善养老体制
目前,老龄化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泛滥的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子女的陪伴,以及相应的养老措施,很多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无法得到保障。
年轻人在城市打拼,我们没有办法强制他们回来,因此,国家为完善农村养老机构操了不少心。
早在2019年,我国就下发了文件,表示对于面向社会的普惠性养老项目给予大量的支持。文件中提到,土地是养老机构的根本,但是土地价格高限制了养老产业的发展。
为此,国家专门指出,未来将会设立专门的养老用地,并将其纳入各省的土地总体规划和用地指标中,且将其处于优先地位。同时严禁任何开发商以养老为名,实则进行房地产开发。
不仅如此,国家还支持企业对于现有的一些医院、校舍进行改造,用于兴办养老机构。连续营业一年以上的,五年内不增收土地租金和土地收益差价。
这是在土地方面,在税收方面,国家也给出了非常大的优惠政策。对于养老机构,对于其收入减其90%记入总收入额,然后再计算所得税。对于一些用于提供养老服务的土地,国家对其免征契税。
不管是在养老金补贴上,还是在养老设施建设上,国家都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关怀。城镇和乡村的老人们,将自己的前半生都贡献给了国家,国家自然会在他们晚年的时候给予他们最好的优待。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在疫情的时候,我们也从来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而这比起“年轻人优先”的美国而言,更让人感到了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