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耕地能为农民养老吗?这一套办法能实践就会立竿见影
2021-08-14 22:01  浏览:423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上期我说了土地增减养老法,这个土地包括耕地和宅基地以及其他农村土地资源。今天说一下单就耕地能不能实现养老,老胡的结论是能。这个办法的特点是不需要那么多复杂的周期准备,也不需要国家额外的政策支持,只要当地政府肯做试点,马上就能施行,而且当年就能见效。

具体的,可以以村为单位进行试点。

在这里我们先明确一下耕地的现状情况,有这么几个情况:

第一,年轻农民普遍不种地了,都在外务工了,即使留在村里也做其他的事情,对种地只是捎带的事,同时对种地收益那点儿钱,有了也行,没有了也没靠它。首先要承认这个现状。

第二,现状种地,通常说的是传统的农作物就是一年两季的粮食作物。特色经济作物不在这个办法里。

第三,留守老人和在外老人,只要是在这个村上的户口,都是这个养老范围的人。

第四,目前农民种一亩地,一年的收益究竟是多少?还是以普通粮食为主进行核算,大概是800元。这个数字很关键,上下相差不能太大,太大了也无法使用这个办法。

第五,以村为单位人均土地占有量应该在1亩左右,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土地量,以这个为例进行。

第六,老人占全村总人口比例,还是按照一个通常的状态10%进行核算,误差不大就可以。

现在说一下这个办法的操作:

全村土地进行集中操作,以总人口1000人的村子为例,也就是1000亩耕地的样子,而老人占比大概是100人样子。核心思想是,用全村耕地养老全村老人。这里的老人,也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60-65岁一个阶段,65以上是一个阶段。两个阶段,两种养老费标准。

操作机构是村委会,执行人是村长以及村委常委工作人员。这班人马有个现成的待遇,就是都有工资了,这个工资现在也是国家在发。在执行这个办法进行全村养老的过程中,当然要有一心为公的心态,而不是本着自己发财梦去的。

现在说一下相关核心数字,来验证是否可行。1000亩地的年收入是80万,需要养活的老人是100人,80万分给100人,每人可分8000元。这是一年的养老费,再平均到一个月就是667元。当然,这都是大概预算,多了更好,少了不能少20%就可以。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分两个阶段,60-65岁之间可以拿到每月500元,65岁以上可以拿到800元附近。

还有吗?还有,以现状每月只能领取100多元的基本养老金,把这部分加上,就是每月800元的样子。如果是后期的年轻农民也变老了,需要养老,那么这个耕地分红的钱,再加上他们年轻时候所缴纳的一点儿社保,所能领到的钱,两部分加起来,按照最差的看,每月基本上也过千了。

这是最差的,以大概率中间部分的看,大部分老人可以实现在1500元以上。这就基本可以过个老年生活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办法没有求任何人,完全是自产自给的一种办法,没有向国家多要一毛钱,也符合广大农民最现实的情况。

最后解答两个问题,第一个,年轻农民的地都交上去不再有收益了吗?答案是的。年轻农民种也没几个钱,不种也不能荒着,流转出租虽然都能有钱拿,但是毕竟只是一点点,对比自己未来养老问题解决,是一个明显的轻重选择。举个例子,你是每年想要300元左右的土地出租费,还是想要老了每年有8000元的养老费?怎么选答案也是比较自信的。当然,也不绝对一刀切,以本村民意为主,假如进来的享受这个养老福利,不加入不享受。

第二个问题,那人均耕地非常少的村子,还用不了这个办法吗?答案是,不一定。土地量只是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亩产量,或者我们再说准确一点,是亩产值。亩产值这三个字,不一定是种粮食啊,你种10亩粮食,可能也没有人家种一亩菜园子产值高,就是这个意思。

在亩产值这个理念追求下,各地耕地状况不一的问题,就可以化解了。例如有的地方是平原,水浇地,有利粮食作物产量,就搞粮食;有的地方坡地山地,搞粮食难,可以搞其他的作物。但是这里面有个平衡取舍的事情,就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各有自己的优劣势。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由集体组织英明决策。例如,粮食特点是盈利少,但是平稳,风险小。经济作物是收益高,风险也高。在不同地方,不用村落,要权衡这个天平。也可以在同一个村落,进行不同比例的分配。多少亩粮食,多少亩其他的经济作物。做好比例调配,也能让刚才理论上按照最差情况算下来的数字,变得更好一点。

同理,在亩产值这个理念下,也就不必过于纠结人均土地量的多少了。人均两亩地,人家搞粮食就可以实现养老。人均才5分地的怎么办?不搞粮食,搞比粮食收益高的菜地,药材地,特色地,也可以啊。

最后一个问题,是不是这样就等于收回了村民的土地所有权?答案是,否。这个跟每户名下的土地所有权不发生实质矛盾。谁家地还是谁家地,只是操作上,集中到村委进行统一规划。如果哪家不愿意了,还是原来的地,自己去搞,退出这个养老福利就可以。

这就是农村土地养老法的一个大体思路图,有关诸多细节上的操作问题,老胡也有比较细致的深入研究和对策,欢迎各位评论留言,进行交流。


发布人:6cf9****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