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随着我们老龄化人口越来越严重,生活中屡见不鲜,对老人养老的问题层出不穷,以前生活在养儿防老的那个年代,很多人对自己未来养老的问题都没有什么规划,全权交给儿女去处理。
迫于现在生活的压力,很多老人也开始意识到了,养儿防老总是不太靠谱,即便是父母为子女付出了一切,当父母真正老去的时候,子女也不一定会时时刻刻守在老人的身边。
而我们最普遍能够见到的养老方式,无非就是以下的几种。
第一种,父母辛苦一辈子,给到了儿女更好的条件,而自己却还是回农村独居生活,居住在城市,不仅老人不适应,和子女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多。
第二种,子女比较忙,要么给父母找一家养老院,要么给父母请一个保姆,可这样一来,儿女的经济方面又增加了压力,最后的选择可能也会弄得一家人不太安心。
第三种,大家最渴望的养老方式,就是跟儿女住在一起。跟儿女住在一起虽好,虽有儿女时常陪伴在身边,也满足了老人对亲情的渴望,但时间一长,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退化,就会遭到他人的嫌弃。
而我们今天要了解到的就是第三种,老人选择跟子女住在一起,这样的养老方式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一起来看一下75岁的大爷怎么说。
75岁方大爷的自述:
我也就是个普通的家庭,有一个儿子,但很遗憾的是,我的妻子在难产时去世了,所以这些年对待我儿子,既是当妈,又是当爸。
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现在儿子终于成家了,有了自己稳定的工作,更有了一个可爱的孙子。
时间不过是眨眼一瞬,往日的种种,仿佛就发生在昨日,长大以后,他有了自己的生活,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知和见解,这让我可以彻底的放心了,也可以彻底的放手了。
我也没什么出息,这么多年过去,没什么能力,一直做着一名小学老师,直到60岁的时候,我终于退休了。
退休以后,在家没什么事情,就帮着我儿子带孙子,我虽然不是女人,但把我儿子带这么大,对带孩子,我还是有些经验的。
可能谈不上多丰富,也谈不上多专业,但也不比女人带孩子差,每次看着孙子那粉嘟嘟的脸蛋,心里就乐开了花,仿佛看到了儿子小的时候。
刚退休时,也没有想过自己的晚年,毕竟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来,没有人知道,只有珍惜当下,过好当下,对于我来说才是最值得的事情。
我每天带着孙子,拿着自己退休的工资,时不时往家里贴一下,就这样快乐的日子,过得无忧无虑,感觉自己的心也跟个孩童一样。
在家里待久了,就会带着孙子出去溜溜弯儿,给孙子买一些小玩意儿,后来孙子上学了,我的时间越来越多。
就想着要不要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一点色彩,可以像他们一样去跳一下舞,打一下太极,也可以出去旅旅游,看看风景。
实在不行,我也可以回自己的老家,老家的地还在,老家的房子也还在,我一个人在那里种点蔬菜,种点水果,种一些自己喜爱的花,用田园生活的方式去为自己养老,也是一个很幸福的晚年。
但是……儿子跟儿媳没有同意,儿子当时说:“我现在工作压力大,爸你退休了,反正没什么事情,加上你又是做老师的,对孩子教育这一块肯定比我们要好,不然又怎么能教出这么优秀的我呢?
所以我想,你能不能等孩子上完初中以后,再去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养老,往后一直跟我们住一起,这样也挺好的,我们也可以照顾你。”
听儿子一番话,我也没好拒绝,就把孙子带到了上完初中以后,才真正地过起了养老的生活。
虽然我没有养儿防老的这个思想,但作为老人,我还是希望自己晚年时,能有儿女陪在身边。
可当我真正到了晚年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的事情,都并非像我想象的那样去发展,即便是我身体健康时,为他们付出得再多,但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心甘情愿,理所当然。
本来一直跟儿子住在一起,晚年也打算在儿子家养老,自打病了一场过后,我才真正地看透了这一切,这几点真是让我伤透了心。
1、碍于世俗眼光,假意的孝顺,最是让父母伤心
我们都说人言可畏,这句话是真的没有错,几乎没有人,不会去在意别人的目光,而这种碍于世俗的眼光,表面上假意的孝顺,最是让父母伤心。
我们家在农村,农村的人本就比城市的人嘴杂,最是容易惹是生非,最是能听见别人的闲言碎语。
当我把孙子带到上完初中以后,就选择了回归田园的生活,可人年龄大了,身体抵抗力总会下降。
而且农村的路又滑,下雨时也特别大,下雪天,去个洗手间,不慎摔了一跤,这一跤摔下去可谓半辈子的晚年就这么毁了。
在这段时间里,儿子跟儿媳回来照顾我的日子,看我的日子屈指可数,他们的本意是不愿意回来,只是经不住村里的人说三道四。
碍于世俗的眼光,他们还是回来看了我几次,可他们这样的表现,让我更是难受,因为我看不到他们的真心。
2.儿子的家,终归还是儿子的家
别看当初身体健康时,为儿子家付出了很多,还帮他们把孩子带到了初中毕业,按理来说,他们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对。
那时我要回归田园生活时,儿子还亲切地跟我说:“爸,辛苦了这些年,就不要回农村养老,回去一个人,没人照顾你,出点什么事情也不方便,在我这里,至少我们可以照顾你。”
听着这话,我很欣慰,我觉得,儿子还是有感恩之心,至少他看见了我的付出,也知道我这么多年很辛苦,带孩子不容易。
直到我病了以后,我才发现,即便那个房子是我为儿子付得首付,但儿子家终究是儿子家。
我虽然行动不太方便,肢体不太协调,但我的耳朵没有聋,我听见儿子跟儿媳聊天。
儿子说:我爸这个样子,一个人在家也不方便,把他接到我们那里去养老,至少我们还可以照顾他。
可儿媳却不高兴地说:正因为你爸这样,所以才不能接过去,接过去了,你我又得多多大的压力?现在的压力本来就大,工作上、生活上、还有经济上、都很困。
要把你爸接过去,是你在家照顾他,还是我在家照顾他?还是说给他请一个保姆?现在请保姆多贵呀,你又不是不知道。
听他们聊了半天,最终他们还是决定,让我在家里休养,一个月休息的时候回来看看我,反正城市离老家也不远,回来也方便。
3.人的私心大于一切
甭管这个人是你兄弟,是你朋友,还是你的子女,一旦有了自己的私心,若你有利可取,那么一切都好说,若你无利可取,反倒还成了别人的累赘,自然就会遭别人嫌弃。
有句话说得好:“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从古至今,很多的事实都验证了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有错。
人就是这么的自私,不仅自私,而且还很贪婪,在你对他有价值的时候,为了达到目的,他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若你对他没有了价值,就等于一颗废弃的棋子,多看一分钟都觉得碍眼。
即便是自己的儿女,一旦有了他们自己的私心,这样的私心大于一切。
因为我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我能为他们带孩子,为家里贴补家用时,他们对我那是无话可说。
可现在我病了,不能再为他们继续贡献时,对我多看一眼都觉得烦,都觉得嫌弃,本想着自己的晚年可以过得很好。
但意外和明天,真不知道哪一个先到来,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以后,看透了很多的东西,虽然我的内心还是不愿意去接受,可事实就是事实。
结语: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其实验证了现实社会中很多的现象。
我们在现实中会见到很多这样的事情,很多人,即便是置身在繁华的市井,可没有实力的他们,依然入不了别人的眼。
很多人看似是在农村,但他有实力,人人都想去巴结他。
梦想永远都会被惨痛的现实给打醒,我们很多人不想奋斗,觉得奋斗很累,可是人永远都是往前走的。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些话看似是一些心灵鸡汤,但说的也有它一定的道理。
也许我们很多人觉得,可能不是这个样子,只是说得有些夸张了,但现实中很多的例子和事实却证明了,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个样子。
就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即便是自己的父母,若你没有实力去帮助到儿女,大多数的儿女,对父母也就是那个样子,好也好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