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阜阳一位年过8旬的老母亲送自己21岁的养女出嫁,她趴在车上一直落泪,女儿也深情地呼唤了母亲。新闻被曝出后,有网友担心老母亲以后的生活问题,对此,新郎的表姐回应称两位新人决定留在老人身边,专门盖一间房照顾老人。据了解,这对老夫妇没有生育孩子,60岁的时候抱养了一个女孩,把一生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女孩身上,女孩也非常细心孝顺,结婚第二天就回去给母亲弄了吃的。
这个新闻感动了不少网友,人们纷纷称赞新人夫妇善良懂事,有人评论道:“生而不养,断指可报;生而养之,断头可报;未生而养,无以为报。”确实,把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养大,靠的就是养父母的善良和责任感,这份恩情,比单纯地给予生命但不抚养孩子要重得多。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尊重和孝顺父母,是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汝州有一个叫做王辣枝的90后,她也是被父母抱养的,特殊的家庭环境,让她从小就知道父母养大自己很不容易,所以特别孝顺。父亲住院期间,她每天都陪伴左右,给父亲换药、喂饭,帮助父亲洗漱,然后再回家照顾自己的母亲。为了更好地赡养父母,她没有外出打工,而是和丈夫开了一家汽修店,隔三差五就去看看父母。周围的人都表示,她比亲闺女还孝顺。
羊羔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王辣枝虽然和父母没有血缘上的关系,也没有特别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但是她知恩图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和真情。但反观另外一些人,有着体面的工作,住着几百万的房子,却对父母不闻不问,甚至连几百块钱一个月的生活费都舍不得给自己的父母。
泰州有一对夫妇养育了4女一子,子女们的家庭、工作都特别稳定,生活没有太大的烦恼,儿子还是博士,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收入非常高,却对父母不闻不问,连每月500块钱的生活费都不想给父母。子女们住着精装修的大房子,老夫妻去只能蜗居在一个二十几平米的小车库内,小车库只有一个窗子,通风环境特别差。
无奈之下,老夫妇将子女们告上了法庭,律师和法官们了解情况后都震惊了,不明白子女们为什么不愿意管自己的父母。
若是孩子小的时候被父母抛弃,不闻不问,父母没有尽到抚养义务的话,那孩子长大以后不赡养父母,倒也不会被大家一边倒地指责。但若是父母含辛茹苦地将孩子养大,给孩子衣食,供孩子读书,孩子还不孝顺的话,就让人寒心了。这是传统美德的缺失,也是极端地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在这类人眼中,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血脉恩情算不了什么。
我国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地加重,与此同时,配套的养老设施并没有建设好,养老院存在数量不足、收费过高、服务质量不好等诸多问题。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老人觉得去养老院比较丢人,还是喜欢居家养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想要给老年人体面的晚年生活,就要求子女们要有基本的孝心,平时不要给父母脸色看,不要把工作上遇到的烦恼和怒气带回家,发泄在父母身上,这是懦夫的做法。
赡养父母,不仅要给他们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还需要给他们足够多的精神关怀,让父母的内心不会孤单寂寞。闲暇时可以带父母出去旅游,让他们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可以陪他们看电视剧看电影,可以和他们聊天,交换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父母当初的付出得到回报,也给自己的后代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小孩子明白孝顺的重要性。
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