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老人住养老院,因病回家10万余额只退4.7万。养老坑?
乔志峰
88岁老人住养老院,前后充值15万,因病回家10万余额只退4.7万?
88岁的孔老先生家住西安市,2019年6月20日,孔老先生与位于西安市高新路丽华科技大厦2楼的陕西金柏年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当天缴纳4万元、次日缴纳6万元,花费共10万元办理了《金柏年康养一卡通》九九同尊卡,后又续费5.1万元。
最近几个月,孔老先生两次突发心梗进医院,养老院住不成了,但卡里的10万余元余额却只能退4.7万元。可到现在都没有退,而且扣费明细也要不来。
金柏年王姓市场总监说,扣费是财务部门核算,具体的他并不了解,无法给出退费具体时间,“但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运营模式,我即使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们的。”(6月7日华商报)
很多预付费的经营模式,对消费者而言都潜存较大风险——办卡、充值时商家态度谦恭巧舌如簧,可到了消费特别是退款的时候,就当即变了脸,“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了。
消费者只要交了钱,就等于是被商家拿捏住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想怎么坑就怎么坑,想怎么宰就怎么宰。除了退款遭遇百般刁难、巧立名目克扣费用,商家跑路赖账也是常见现象,办卡到一定数额,就借口经营不善倒闭,实际上是换个名字、换个地方继续重新玩一遍同样的套路。有的甚至干脆直接玩失踪、卷款而逃,让消费者的钱打了水漂,捏着所谓的金卡银卡VIP卡徒唤奈何。
小到美容美发店、健身房、足疗屋、母婴用品店,大到某些看起来很高档的会所,都喜欢玩这一套把戏。消费者千万不要被商家承诺的折扣和优惠冲昏了头脑,稀里糊涂交钱买当上。
至于今天提到的案例,怎么看也都像是一个“坑”。
老人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在养老院住下去,是正当理由,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抗力。其实,即便没有生病的情况,老人是否继续住养老院,也是个人的自由,应当由老人自主选择,任何人不能强制。而作为养老院,老人选择入住,就妥善安置、悉心服务;老人决定退出,就理应及时清算账目,该退多少钱就退多少钱,并且提供详尽明细供老人和家属核对。这家养老院不仅退款推三阻四、一拖再拖,并且还没有提供扣费明细,到底是什么操作呢?
而养老机构王姓市场总监的说法,让人不寒而栗。
扣费是财务部门核算,具体的他并不了解——身为养老机构的高管,并且是负责市场的高管,连扣费的具体情况都不了解吗?请问,你是怎么开拓市场的,怎么跟老年人做宣传和解释的?是你真的不了解,还是贵机构根本就没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无法给出退费具体时间——你就给句痛快话吧,这钱到底退还是不退?
“但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运营模式,我即使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们的。”——乖乖,这家公司还成了“独立王国”了,大门一关,自己说了算。你们眼里,还有老人们的合法权益吗?还有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吗?
该市场总监还称:“没人会从老人口袋把钱掏出来,是老人自愿续费的。”——虽然某些产品或服务在推销过程中可能并不存在“强买强卖的行为”,但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甚至误导、欺诈的问题?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消费陷阱呈多发态势,金融、保健等都是问题高发领域,而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养老需求爆发,针对老人的“养老坑”也日益增多,这一“新动向”需要引起老人们的警惕,也要引起监管部门和执法机关的重视,应该联合执法,对此开展专项治理,绝不能让辛苦半生的老年人沦为无良商家和不法之徒坑害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