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三月,晋南的广大农村已经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农民都在忙着准备种地,或者是收拾果园,剪枝、施肥、浇水,等待着又一个丰收的秋天。
在当地,农村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了,不是打工,就是自己创业做小生意,农村中就只剩下年纪大的老人在种地,就是这些年纪大了的老人,把自己的土地种的有条不紊,不误农事,他们一大把年纪依然整天忙碌在田野中,早出晚归的种庄稼。
图为冯奶奶和丈夫在大街上卖自己卖货。今天说的是一位七旬的老奶奶和丈夫种地的事情。这位奶奶姓冯,今年七十出头,丈夫姓贾,今年七十三岁。冯奶奶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女儿早已出嫁,儿子给别人开车,一个月可以挣不少的钱。
冯奶奶家里有十几亩地,为了挣钱多,她和丈夫还承包了村里其他农民的几亩地,这样,冯奶奶和丈夫就要种将近二十亩土地。在这些地中,有十五亩是优质苹果树,其余的几亩地都是桃树、杏树等经济林。他们不种粮食和其他农作物,因为苹果树、桃树挣钱多。去年,冯奶奶的二十亩地纯收入15万元,全部都给了儿子。
图为冯奶奶拉经常。当地是果业大县,农民都在种植果树、桃树、梨树、葡萄等经济林。农民都知道,家里如果有了果树,一年四季都不能消停。春季开始,就要清园、浇水、施肥,紧接着就要疏花疏果、到了夏初,还要套袋,管理果园,秋季还要继续浇水、打药等。等到苹果采摘了,本可以休息了,但是冬季要修剪果树。他们老两口一年四季都忙碌在果园里,特别是到了套袋的时候,还要雇人套袋,采摘苹果的时候,也要雇采摘。一般的农活,都是冯奶奶和丈夫干,为了使果树多结果,他们老两口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汗流浃背地干活。特别是冯奶奶舍得出力气,重活、累活都是自己干,比如,地里去年有十几棵果树长势不好,有了病,冯奶奶就自己拿头、铁锹把病树挖走,重新栽植了桃树,要知道那些挖掉的果树都是有二十年树龄的大果树,年轻人挖树都费劲,但是,就是年过七旬的冯奶奶一个人干活。
图为冯奶奶做的干猫耳朵在街上卖。图为冯奶奶做的油糕,一天卖的可不少。
冯奶奶是个闲不住的老人,她不爱做针线活,但是爱做饭菜。正月里别人都在过年旅游、串亲戚,但是冯奶奶却在家里做猫耳朵,她把猫耳朵晒干,卖给当地的人,因为老人做的猫耳朵没有添加剂,干了又能够长期存放,如果忙了,回到家里就可以下面吃。下图是当地农村的一种美食,土话叫做油炸糕,就是用把软黍面蒸熟,里面包上柿饼、红枣,用油炸。当地人过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吃这种油炸糕。因此,冯奶奶买来了软黍面和红枣,加上自己家里的柿饼,做起了这种美食,冯奶奶的油炸糕做得好、卖得快,用不锈钢锅带来的油炸糕,不到半晌就卖了一百多元。
图为冯奶奶和丈夫在大街上卖货。忙碌一年,要是丰收了,苹果、桃子的价格又好,冯奶奶和丈夫能够挣15万元,要是收成不太好,也能够挣8万元左右,冯奶奶和丈夫舍不得花钱,就会把地里的收入全部给了儿子,自己一分钱都不留。因为儿子前年又盖了大新房,还开了超市,都十分需要钱。
冯奶奶说,自己和丈夫每月还有200多元的养老金,基本就够花了,因为老了不用买新衣服,果树地里可以插播蔬菜,一年四季不用买菜。但是,冯奶奶说,自己的儿女非常孝顺,经常给她和丈夫买肉、买牛奶、买营养品,自己和老头子几乎天天有肉吃、有奶喝、有好吃的。自己和丈夫虽然劳累点,但是心甘情愿,感到很幸福。
冯奶奶的丈夫贾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