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问题,有人说重点在农村。
的确,中国14亿人口,一半在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各方面条件都跟不上,而随着越来越多人离开农村,村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所以,农村养老显得特别突出。但是,养老问题并不是农村还是城市的问题,而是涉及3个方面问题:
1、养老基础保障。
人老了以后身体机能下降,没办法再进行劳动,这时就要靠3件事来维持生计:
一是存款,就是在年轻时攒下的钱,俗称“老本”;
二是子女供养;
三是养老金。
为什么把养老金放在最后呢,因为确实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没有养老金的。而说到存款,很多老人也并没有什么存款,要么是年轻时工作性质原因,收入就少,要么就是儿女结婚买房全掏了首付了;再说子女供养,一方面子女生活压力也大,另一方面比如对于独生女子来说,双方加在一起四个老人,这个压力是非常大的。
单靠哪一个来维持压力都比较大。但养老金是基础保障,也是社会福利保障。老有所养,养老金保障是基础。
2、医疗保障
人老了以后,患病几率增高。若单说吃饭穿衣这些生活所需,大部分家庭的养老是可以的。但是一旦生病,这个花销就很大。所谓养老,人们很大一部分担心是生病了怎么办?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普遍反映是看病吃药太贵了。医疗保险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即使是有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也各有不同。在这方面,农村比城市要差很多。
所以,养老问题有一部分又是医疗保障问题。
3、产业问题
无论是养老金,还是医疗保障,还是子女供养等等,最后还是要归在产业上来。产业问题就是效益问题,效益问题就是就业问题。
只有产业发展了,效益增加了,才有可能增加更多的人就业,才能增加就业收入,增加税收,增加国库收入。进而才能更好地去提升养老和医疗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