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越来越多的中老年朋友在各平台中提问关于老年睡眠、精神分析或者养老类问题,而这些问题源头归结起来都会引申到长辈与晚辈的相处距离问题、观点问题、利益问题。不同教育背景下快速变革中成长中,人们发现生命最大的分歧就在身边!
挣扎着活了一辈子的老人,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了一生,糊里糊涂地生了一大堆孩子,为青春、为子女付出一生磨平了棱角,却发现却与自己的孩子在相处中势同水火,养老意外地成了大问题,令人不胜唏嘘。
原本老年人想一站(战)到底,硬气地从起跑撑到终点,却发现生命的“股骨头”已经疏松塌陷,硬骨头的“钙”已流失,底气已经被风干。金钱已经奉献,身体已经残败,未来还拥有什么,还能怎么办?
当我们老去的时候并不怕死,而是会觉得在等死的过程中感觉有些可怕。在众里寻他中,我们只有以排除法,找寻可治愈恐惧治愈亲情喜乐余生的良方,唯有自寻出路为养老文化建模,为生命析出一条温馨的治愈之路。
自助者天助之
生理成年容易心理成年难,用一生治愈童年的孩子我们指望得上吗?
甚至还想挣命管孩子的孩子的时候,被现代教育狠狠地打脸;也有的孩子报怨父母报怨命运,如果“不生在这个家里,也必定有另外的命格!”现实中,成才的成功的孩子本就不多,他们本身活得也越来越艰难 ,很多提问者遇到类似的抱怨型子女。
中国多少家庭在少年成长期聚少离多的?孩子在成年后与父母,或者父母一方不能亲近的占比绝对超乎你的想像。生理存在一定问题的孩子,走在上坡路上的孩子,心理上不能断奶的孩子,行为能力或者意志力薄弱的孩子,都不能让老年人指望得上。
总之,原本想快乐长寿地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刻,却发现无论亲疏厚薄,孩子们的成长已经远远地将老人们的世界甩在身后,不同时代的教育成本在透支地过程中,到了腻爱的一代终见狰狞之态。
即使孩子真有孝心,而能顺从老年人本心的又孝又顺的比例完全不足以支撑老年人养老。
养老计划及方案建模
作为承上启下的低欲望群体,如何进行自救式治愈系养老建模?
我们要激活自身的欲望系统、免疫系统,重新启动。其一、要找到自己的爱好,找到自己的群体,找回自己的灵魂,找到自己的激情。只有满足一种愿望,才能支撑我们走向未来,只有拥有爱的方向才能有新的春天。
其二,要测定自己现状,仍然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的,不要放弃工作机会;能追求新生活的,不要放弃走向新生活的机会,能择一二知己,交三五朋友的,不能停止前行的脚步;有见识才有人生,有激情才有方法。
其三,要量力而行,选择未来养老模式及环境。定位城市,定位消费,定位辅助角色,定位授权监护人,定位法律咨询方案。只有信任、真情、眼光与行动相匹配,有自知之明,能上行下效,才会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养老方案。
其四,重中之重的就是自我健康防护。要有好的生活习惯,好的思考习惯,好的睡眠习惯,好的运动习惯。在取悦自己的同时,要回溯学习机制,制定老年成长计划,丰富自己的大脑及向另一个自己发出挑战。
深度剖析养老硬实力及软实力
扬弃烦恼事,深度剖析自我寻求治愈系养老方案
若想治愈心灵,有经济实力的可以选择“离家出走式”:旅游、探亲、访友。这种选择的禁忌是,尽量点对点,短时长短途定期游,少选自驾游。前提就是安全安全安全,不节省不浪费,这个度要拿捏得死死的。
其次,就是选择“抱团取暖式”,签好协议互相扶助别绑住人生,在养老的团队中能有律师、医生融入是上佳之选。切忌要三观一致的人、经济条件相近、经历相同者择之,不是自己想选择而要尽量地被选择才可达成长久稳固。
再次,就是社区养老,在这种情况下日常人与人之间的为人处事能力,以及做人的风骨风范便显露出来了。因责任因善良而面对的好,与因欣赏因喜爱而给予之好,完全不同。使人愉悦,形成的氛围是互相反馈的真、善、美。
还有一种就是医护式养老,每当有烂尾楼被炸的时候,心内都是一紧。内心总是想,如果具有医护资历该有多好,也许可以说服有钱人投资办一所医养结合的养老院。老年人小病多,绝对是中医实习最佳之地,养老的同时开展理疗、按摩、培训,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机器边医边养老,绝对对老人有“利”可图!
把养老那些事想通透——人生赢了大半!
发挥老年人余热,加强情义文化培育,浸润改变自我
养老,是一种文化,古到《孝经》的传承,今到尊老爱幼的礼敬,还传承着邻里互助的泱泱华夏的文明。但这其中有岁月的果报,有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影响,有自私自利者、能耐不大脾气不小者的“波反射”。
孩子少年时不尽心尽意注重方法的培养,不学无术或者自私自利,对社会风气中讯息无差别接受,对假、丑、恶置之不理并在孩子面前不做宣导,都会让一个人在老年时失去被善待的爱的环境。
风水轮流转,越刚强的人在年老时越难以圆满地度过余生——除非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有钱没钱都要有亲情、友情的靠山来依靠,无情无义有钱也无用。亲眼看过老人在“恶面相向”的看护面前的畏缩,没有亲情做后盾,就是被刮成光杆司令的下场。
一位身家几十亿的国外返乡的有钱人,老年痴呆后被所谓家人、管理团队、养老院当成布偶般疯抢,其状惨不忍睹。
只有发挥余热,对他人付出,并在自己的身边浸入情义文化,并不断地修炼改善自我,才会有美好的老年生存空间。
生命只有一次
创新养老模式助力未来养老行业的发展,才有美好的老年生活
之所以进行治愈系养老研究及可行性方案分析,是想对即将年老的自己对读者做一个告白,每个人距离真正需要养的关键点都有自己的判断,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多更深的探索。集体式、日托式、康复式、助浴式,针对不同的生理特征、生命进程,在未来一定有更多分解组合式的养老模式存在。
我们一起创新养老模式,跨领域的视野,前瞻式的管理,都将助力未来养老行业的发展。如果有投资人愿意在全域式养老事业投资,我也愿意投入自己的管理经验,也许可以并肩创业创新一种崭新的模式,让它成长并成为我们自己的养老乐园!
生命只有一次,无论还有多少个周期循环往复,那都不是此时此刻的我们。养老不如说是悦老,那个阶段是我们摆脱死亡恐惧纠缠之地。
要多问问自己,如果不能与儿女相处好,可以和什么样的保姆相融相合?在养老院可能接受数人间的床位?如果不能拥有健康,在孤独寂寞冷的时刻,该有多么凄凉?
想想,不是坏事。健康、信念、心态、情感、财务、爱好、个性都决定着在老龄年华的我们,是活着,还是乐活!
活着,还是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