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农民回乡创业成趋势?国家力挺项目和资金,不少人已经先富
2021-03-22 12:11  浏览:53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目前,进城打工,仍然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不过,据专业数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农民工的数量增速,便开始下降。直至最近,农民工数量下降了约30%。

农民都去哪儿了?刨除因年龄因素,导致部分农民开始养老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加入到了回乡创业的行列且已形成趋势,其中,尤以农村年轻人为主。


而且,不少人已经通过回乡创业,率先富裕起来。例如,四川德阳的一对90后大学生情侣,彭雨和戴滢在家乡开办小农场,在开始售卖产品的前三个月,其销售额就超过了50万。无独有偶,90后大学生王理,回乡创业养青蛙,仅第1年就盈利几十万元。可见,回乡创业并不是噱头。


为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回流乡村?

首先,工资挣得少、涨得慢,是农民回流的主要诱因。据专业数据统计,2019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约为6583.5元,而同期市民的工资性收入约为25564.8元,两者相差约3.9倍。另外,相比于2016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5021.8元来看,16年至19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上涨幅度仅为约31%。由此可见,工资挣得少、涨得慢,让更多农民,尤其是农村年轻人开始考虑回流问题。

与此同时,就业和生存压力,让农村年轻人成为回乡创业的主体。“出了黄土地、赤脚走社会”成为了当下农村年轻人的真实写照。毕竟,在缺少足够社会资源的情况下,仅靠一代人的努力,农村年轻人的社会竞争力并不高,进而造就较大的就业压力。而且,据专业数据统计,受高消费和提前消费的影响,2019年90后负债率高达约1850%,农村年轻人生存压力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工资挣得少、长得慢以及就业和生存带来的多重压力,让农民,尤其是农村年轻人开始回乡创业。值得一提的是,在农村这个“主战场”,农村年轻人更具备发展优势,可谓扬长补短。除此以外,考虑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回乡创业,提升农民工资水平和就业环境,仍然是一大重点。


对于回乡创业,国家力挺项目和资金

近期,在国家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就涉及到了农民回乡创业的问题。对应的措施主要包括,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将农业经营户转变为家庭农场主,吸引各方面人才,参与到现代化农业和乡村振兴当中;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由此可见,对于农民和其他社会群体,回乡创业的情况,国家在项目和资金上都给予了支持。其中,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的措施,表明未来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农业相关的项目,都将受到政策扶持。除此以外,为支持农村小微企业发展,而采取的再贷款、再贴现措施,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民创业贷款难的问题。


对于回乡创业,农民该注意什么?

首先,看利润,更看能力。虽然不同行业,存在较大的利润差额。但是,在农民,尤其是农村年轻人回乡创业,选择创业项目时,既要看到行业利润,更要看到自身能力。往往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相对来说更容易成功。

其次,明确支农再贷款流程。农民申请支农再贷款,需要携带营业执照、身份证等证件,到当地的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填写《支农再贷款申请书》和借款合同。并按当地银行要求,办理后续的贷款事宜。



发布人:57e6****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