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退休要除的139,要变化了?它是如何制定的?该不该与时俱进呢?
2021-07-03 06:54  浏览:65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很多人在办理退休的时候会遇到一个数字——139。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139,结果就是每月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为什么要除以139呢?主要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确定的。在2005年以前,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使用的数字是120。


在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制订了新的养老金计算公式。


国家确定的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跟本人的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有过去的几乎人人均等,逐渐改为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国发2005年38号文件直接公布了《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是专门的一张表一直使用至今。计发月数表,是从40岁到70岁都有对应的计发月数。如果年龄小于40岁,使用40岁的计发月数;年龄大于70岁,使用70岁的计发月数。40岁是233个月,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65岁是110个月,70岁是56个月。




60岁退休是大家最熟悉的退休年龄,139也是大家最经常使用的数字。查表得到的这些计发月数,并不是拍脑袋定出来的,而是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出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可能仅看公式并不明白,其基本原理是,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新生儿的预期寿命75.21岁(Yd)为基础,假设的未来年记账利率或投资收益率为4%(i),如果一位退休老人活到人均预期寿命时,按照相应的计发月数(M)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能够恰好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边的余额领取完。(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2000年,当时按照国家统计年鉴确认的人均预期寿命数字为71.4岁,75.21岁无法确认出处)




不过,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个人账户里的余额可以继承,也就是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只会赚,不会亏。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均预期寿命只会越来越长。按照国家卫计委公布的2019年新生儿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另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预期利率或者投资收益率,已经改由人社部、财政部统一公布。2016年高达8.31%,2019年是7.61%,2020年是6.04%,每年都是在不停变化的。


如果按照相应的计算公式,2019年人均预期寿命77.3岁,相应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7.61%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60岁个人账户计发月数仅仅是122个月。这种情况下,反而提升了个人账户养老金,跟养老保险基金压力越来越大的现状是不相符的。


6月30日,人社部公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中明确要在“十四五”期间修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




按照十四五规划,我们将综合考虑物价变动、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基金承受能力以及财力状况等因素,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调整机制。看样子,139这个数字真的是需要修订了。但是不管怎样,相应的养老金计算方法会越来越科学,大家的养老待遇也会越来越高。


发布人:9160****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