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稳了,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提高社保待遇,养老保险还会有哪些变化?
2021-07-03 00:22  浏览:97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6月30日,各个省市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刚刚调整完毕,养老金调整的差额均已经补发。接着又传来了好消息,按照人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四五”规划》,其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到“要实现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基金运行安全平稳。”看样子2022~2025年的养老金增长,已经稳了。#“十四五”期间将稳步提高社保待遇#


实际上,按照我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只要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物价增长,养老金就会持续稳定的保持增长。按照2005年国发3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退休养老金调整幅度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的一定比例。从2005年开始,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了17连涨。从2016年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连续六年统一调整。




2011年7月1日实施的《社会保险法》明确了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要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十四五期间,我国的GDP将依然会保持中高速增长,职工的工资收入也会保持稳定增长,物价会在合理区间保持稳定。因此,退休老人的养老金调整肯定会持续下去。


还有好消息就是,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建立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有效消除全国各个地方的养老待遇差距。




比如说实现全国统筹以后,要实现相同缴费基数、相同养老金待遇。现在虽然实现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但是各个省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还是存在的。相同缴费基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越高的地区,计算出来的养老金越高。


另外,退休以后养老金增加时,同样的缴费年限、同样的养老金水平,在不同的地区,增加的养老金不同,也是一大问题。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以后,将会有效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毕竟现在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也是势在必行的。


另外,国家还会修订完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近年来,随着人社部统一公布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一直在6%~8%以上),在加上人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原先计算个人账户计发月数的基础已经动摇。


落实职工养老保险的遗属待遇和病残津贴制度,也是提高养老保险保障性,甚至是解决生育问题的良药。大家都知道现在放开了三孩政策,但是人们却普遍担心女同志回家生孩子了,男同志一个人打拼,对于家庭的保障不足。特别是男同志去世以后或者病残以后,整个家庭会陷入困难。因此完善遗属待遇,建立病残津贴制度,也成了社会的迫切需要。改变过去那种以个人参保为基础的保障模式,改变为家庭提供更多保障,这将是社会养老保险的一大进步。


另外还有大家更关心的延迟退休和领取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提高的问题。关于延迟退休国家的目标是稳妥实施,因此不必过于担心,国家会保障现有参保人员的利益。


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问题,缴费只要求15年,确实在世界各国都属于极短的。其他国家多数是实行标准养老金,缴的年限少、养老金也会低。但是,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养老金计发和增长时确实体现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但是在一些丧葬、抚恤待遇方面,还是按照“大锅饭”思维设计的。相信国家通过提升参保补贴的模式,减轻大家参保负担的方式,不会产生太大问题。毕竟缴费年限提升以后,养老金也会更多。


总体来说,“十四五”期间我们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会持续增长,养老保险制度也会更加完善,未来总归是越来越好的。


发布人:3c96****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