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是由政府牵头建立的一种再分配制度,目的是为了弥补社会初次分配中不平衡的地方。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呈现腾飞发展之势,整个经济的发展趋势,在国家计划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轨道平稳运行,但也带来了一些之前“吃大锅饭”不会出现的问题。
经济腾飞带来城乡贫富差距的拉大
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方向完全听政府指挥,因此在国家的管控之下,中国的贫富差距非常小,很多东西并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
改革开放之后,一部分沿海地区的居民,凭借着天然的地域优势和国家政策的优惠支持,经济迅速发展,涌现出来了一批能与世界高水平城市相提并论的大城市。比如我们常说的“魔都”上海,以及“一夜崛起之城”深圳。
其中,深圳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城市,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短时间之内就成为了中国内地人民奔向富裕的梦想之地。
沿海大城市发展迅速,但农村发展给经济带来的助力远远比不上工业和服务业,农民所创造出来的经济价值,比不上那些高技术工人和科技企业领导者。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不少农村人拼了命也要逃离农村,奔向他们幻想的大城市。
回到家乡的农民工
近些年来,随着大城市人口的逐渐饱和、让人难以承受的房价以及新农村的发展,使得不少在大城市工作的农民工选择了回乡创业。
在实地感受过大城市底层生活之后,再回到生养自己的农村,很多农村人都觉得待在老家也挺好。特别是那些年纪较大的农民工,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又没有学历和技术可以作为支撑,无论愿不愿意,最后都只能回到农村生活。
不过,重新回到农村他们也会产生一些忧虑,最主要的就是自己的养老问题。如今的农村年轻人,基本都在外地打工,导致不少农村成为“空村”,而真正能将农村老人接到自己身边居住的农村年轻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家给予了农村返乡老人较为便利的福利保障政策。农村养老保险要缴费15年才能领钱,要是不到15年,能补缴吗?
新农保相关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新农保。一般而言,企业里面的工作人员要想在退休之后拿到养老金,需要缴纳十五年时长的保险。
但农村不一样,国家考虑到农民从大城市返回农村的问题,在2009年颁布了,凡是没有享受过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居民,可以在60岁之后,直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的同等待养老金额,给予的养老金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
那些在新农保实施时,还未达到60岁的农村居民,高于45岁的,只需要用60减去自己的岁数,按照得出来的数字就是他们还需要缴纳的剩余保险年份。
换句话说,他们并不需要缴纳15年的保险,只需要一直缴纳到60岁即可。那些低于45岁的农村居民,则需要缴满15年的保险份额。
当然,新农保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较多农民根本就不知道国家实行了这一政策,在自己相对年轻,还能依靠劳动养活自己的之后,没有意识到缴纳保险的重要性,因此没有按照规定缴纳保险,等自己快达到退休年纪,四方打听才知道新农保的基本情况。
对于这最后一种,农民们也不用担心,是可以进行一次性补交。对于缴纳保险困难的农村居民,村里面如果有条件的话还会给予相应的补贴 社会上也可以以个人名义或者组织集体的名义给予一定的帮扶措施。
除此之外,政府会依据经济发展程度对不同地区给农民,给予采取不同的保险补助。对于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在满足国家规定的条件下,政府会帮助全额支付保险金。
相比较而言,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政府则是补助其中的一半,这也是资源合理分配的一种体现。
社会保障措施的完善与否,是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政府对于无劳动力的残障人士会进行特别关注,在保险养老金方面,重度残疾者能享受地方政府为其缴纳的全部最低标准养老保险,基本解决了他们的在生活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