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17年发布:截至2016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1.5亿人,占总人口的10%。目前,中国的老年人口还在加速增长,预计到2027年,全国65岁以上老人比例将高于15%,我国将在2030年前后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与总体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老年问题愈加复杂和多元,社会负担不断加重,老龄人口家庭空巢化、独居化趋势发展迅速,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正在呈现,养老服务的巨大缺口开始凸显,面对如此庞大的老龄人口和深刻的养老供需矛盾,政府、社会、企业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担此重任。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更准确、更有效率地进入养老服务尤其是社区养老的领域,才能真正回应“常态型老龄社会”的需求。
(本文摘自《新时代下社区养老的跨界融合发展论坛》的嘉宾发言稿)
十九大报告提出,住房、医疗、就业、养老的人民群众最重要的深层需要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保障和改善民生仍然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重点工作,同样持续发展的深度老龄化以及老年人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对浦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养老附属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到2017年年底,上海浦东新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98.5万,占区户籍总人口的30.7%,我们每年都测算,以前一年、三年5万,去年一下子涨了12万,原来一年接近1个百分点,现在接近1.5个百分点。
社区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中的重要领域,是夯实保障基本民生、打造品质民生的重要途径,在社区养老服务中,我们既要优先保障低保、高收入、高龄、失智老年人,又有要实现公共服务老年人群全覆盖,更要通过科技助老、多样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打造更高水平的养老服务。
浦东新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新区以创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为契机,积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秉承原居安养、持续照护理念,着眼于三个方面的改革举措,
1
推动社区养老设施布局均衡化
建设社区养老15分钟圈地,多点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照护之家,老年人助残服务点,聚餐标准年人服务室,科技助老街镇服务站点等多种养老服务设施的布点,提升供给效应,形成居家生活圈、邻里互助圈、居镇活动圈。
2
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多样化
继续做实居家养老6助服务,虽然这项工作不是机构设施的布点,但是连续到千家万户,服务的人群也是最多的,要持续提升服务级别,梳理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做到一街镇一方案,形成体系完整、内容清晰的服务清单和服务指引,打造可支、可及、可达的社区养老服务圈和服务平台。几个街镇现在都在完善,陆家嘴已经率先提出了“15分钟改善养老服务”的改善方案,一街镇一方案,鼓励社区养老的多元参与,继续开展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年人老伙伴计划,和困难居室适老性改造。
3
加强社区养老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
通过医疗融入养老,加建设社区养老设施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做实签约服务,落实医养结合的激励扶持政策和评价政策。今年有20%的分诊养老民政为卫生医疗中心打分,同时支持社区护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