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没有情商的雨
人的年纪大了,最担心的事就是该如何安度晚年。有的老人会说自己有儿女,年老了有依靠,老年生活肯定无忧。
是啊,养育了儿女,等年老了就指望他们来养老了,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是老伴儿还健在,身体状况好,老人们都不会去指望儿女,觉得跟老伴儿彼此依靠,生活还是自在快乐一些。可总有一个人先要离开,这样,另一个就需要子女来赡养。
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有的家庭如果只有一个女儿,而且又嫁了出去,那么,当家里只剩下一个老人的时候,女儿就会把老人接到家里养老尽孝。
梅大伯67岁的时候,老伴儿过世了,出嫁的女儿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就把他接到了家里养老。只住上两年,梅大伯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因为他后悔住在女儿家养老,日子应该这样过。
到底为什么会后悔,养老应该怎样过才好呢?一起来听听梅大伯的心声。
梅大伯,70岁,退休职工
我是从企业退休下来的职工,每月退休金才2000多块钱,老伴是农民,我的老家住在农村。
虽然退休金少,但每月还有结余。我跟老伴儿种菜,种果树,养鸡鸭,吃不完的还能换来零花钱,觉得日子过得很舒心。
人老了就难免要生病,老伴比我小3岁,65岁时就先走了。我们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嫁到了别的乡镇,家里就剩下我一个孤老头子。
人到老年,就害怕孤独,特别是一个蜷缩在被窝里,内心就感到特别凄凉。心里就期待有个伴儿,或者有子女在身边。
老伴儿走后,我也感到很孤独,有人建议我再找一个伴儿,女儿也不反对。但我不愿找老伴儿,一是经济上不允许,二是难得相处。看到身边有的老年人找的老伴也没有长久幸福,还招来很多烦恼,就更加不想找老伴儿的事。
跟老伴儿生活快40年了,突然身边没有了她,实在不习惯,也很怀念。老伴儿走后的那段日子,我消瘦苍老了很多。女儿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就征求我的意见,接我到她家里养老。
当时,我是有顾虑的,女儿是亲生的,可女婿不是,再就是女儿出嫁时,我给她的嫁妆也不是很多。女婿家里的条件比我家里要优越,要是我住进他们家里,会不会招来嫌弃呢?
女儿是有孝心的,我也怕她时刻担心我,考虑了好几天,最后答应跟着她去。
我来到了女儿家,熟悉的人,陌生的环境,不一样的生活,寄人篱下的感觉总之还是不习惯。
女儿开小卖部,女婿是村里的干部,有时候帮女儿搭把手,或者带带小外甥,一晃半年过去了,我还是不太习惯。
本来就还没有住习惯,女婿开始看我不顺眼了。
我不喝酒,但爱抽烟,以前抽的时候给女婿递一根,他还很客气地点上火,顺便跟我聊几句。而今,我照样递同样的烟给他,他拒接,也很少跟我说话了。
当一个人被讨厌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像沾上了污垢,臭不可耐。要想不再被讨厌,那就只有离开。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跟女儿提起要回家住的事,其实女儿心里也早就明白,但我还是被女儿留下来了。
每天的日子觉得很漫长,望不到黑,我尽量跟女婿少接近,也少说话,没事就在外面走走,找旁边的人说说话。
女儿还有公婆,住在离他家不远,有时候也去找他们闲聊。可后来,我发现自己好愚蠢,女婿开始讨厌我了,我还找亲家聊什么呢?说不定女婿的态度也是代表了他们。
果然,我无意之中听到了女婿对女儿说的话:你叫你爸少抽烟,每月那点退休金哪够,还是要攒点钱,万一有个病啊灾啊,也能应急。我的父母也老了,同样需要赡养的。
当时,我听见女儿跟女婿怒怼了几句,然后,女婿就出去跟朋友打了一通宵的牌。
有一天,女儿的公婆过来吃饭,女婿时刻跟他的父母夹菜,对我连一句客气话都没有。我也不是那种小心眼的人,但很明显的区别对待还是有些堵心。
为了不让女儿为难,我特别能忍耐。但人的忍耐心是有限度的,终于有一天,我没忍住,跟女婿争了几句。
没多久,我得了重感冒,差不多10来天才好,这期间,女婿没有问候我一声,感到很冷心。
我不想让女儿夹在中间为难,刚住上两年,决定离开女儿家,回老家养老。
在女儿家住的两年里,虽然有女儿的百般孝顺,每天有人陪伴,但我后悔。日子过得比较拘谨,还要看女婿的脸色,有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憋屈感,没有真正的快乐。
年老了没有了伴儿,宁肯一个人住,也不要去女儿家养老,谁去谁后悔。
其实,老年人有很多的养老方式,就看哪一种是适合自己的。
我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再也不想出去住了。虽然孤单单的一个人,但心里特别踏实,就连家里的尘埃都感到有亲切感。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回到了自己家里就是舒服自在,我开始规划自己的养老生活。
女儿还是不放心我,想跟我请一个保姆,被我拒绝了。就这样,我开始了一个人的老年生活,女儿每个星期都来看我。
我的身体还算硬朗,在屋前屋后的空地上种菜,吃不完可以送人,也可以去卖;趁走得动,参团出去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兴趣的时候还可以跟老哥们儿一起打打麻将,下下象棋……总之,这样的老年生活,比住在女儿家要强。
老年人独自生活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爱惜身体,有规律地生活,尽量不要独处,多接触外面的世界,这样,身心才不容易衰老。
在享受老年生活的同时,也要积攒一些钱,到真正老了的时候就去养老院。
我的养老生活经历,告诉了自己一些道理:子女有自己的小家庭,跟他们住在一起有诸多的不便,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有时候还要看儿媳或女婿的脸色。住在一起根本没有话语权,处处都很被动。所以,不管有没有老伴儿,养女儿的还是不要去女儿家养老。
养老到底靠谁?梅大伯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自己身体状况好,生活能自理,还是靠自己来养老。
所以说,年轻时就要为养老做好准备,多积攒钱,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还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等到老了才有福气去享受生活。
即便是年老单身了,只有一个女儿,也不要选择住在女儿家养老,避免招嫌弃,不给心添堵。
人到了老年,还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养老。到底怎样才是最好的养老方式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欢迎一起来聊一聊。
END
我是没有情商的雨,一个爱写情感文字的女人,欢迎关注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