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1年3月底,基础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13.4亿人,基础养老金平均涨幅为4.5%,实现17连涨。数据显示,城镇60岁及以上居民养老金平均发放水平超3000元,是养老保险体系的直接受益者。而2.5亿老年人群体当中,农村60岁及以上居民的占比超60%,且老龄化的程度在进一步加剧。由此可见,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老人则面临更大的养老压力。
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障明显不同的是,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所提供的养老待遇及相关福利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农村居民参保缴费档次难以提升的背景下,60岁及以上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平均水平或不足2000元/月。而且,各省市经济发展状况及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的不同往往也会导致基础养老金的底数不同,比如江苏省2021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为173元,而上海市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则高达1200元/月。
依照国家政策要求,养老保险需累计缴纳满15年及以上方可在60岁之后按月领取养老金,且年满70岁(部分地区要求75岁)还可领取高龄津贴,高龄津贴的标准因地区及年龄而已,具体可以咨询当地的人社部门。而且,除了高龄津贴之外,在部分地区基础养老金的标准也会随着年龄而浮动,比如岁数越长,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标准越高。那么,假设农村居民按照每年5000元的标准缴纳养老保险,累计缴纳满15年后,每个月能领多少养老金呢?
依照养老保险政策的计算公式,60岁后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总额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假设2021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为每月200元,忽略15年期间每年平均5%的增幅;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15÷139=539.57元,两者相加,则可得出每个月领取养老金总额为739.57元,每年总计领取8874.84元。由此可见,75000的本金在忽略利息的情况下,则需要8.5年的时间才可以完全回本,而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已达77岁,如此来看领取17年的养老金怎么都是稳赚不赔的。
当然了,不同省份对于缴费档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河南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分别为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500、2000、2500、3000、4000、5000元不等。同时,针对不同的缴费档次,政府给予30~340元不等的缴费补贴,比如年缴费1000元补贴160元;年缴费5000元补贴340元。不过,就目前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来看,年缴费5000元的恐寥寥无几。
因此,养老金水平高低的参差不齐以及当前城乡之间养老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农村居民在实际生活当中面临更严重的养老难题。而且,最严重的情况是在经济开支及各方面生活压力如此大的背景下,农村居民没有经济能力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而依照多缴多得的基本原则,养老待遇很难得到改善与提升。所以说,从国家的层面而言,城乡基础养老保险进行政策改革及相应调整也时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我们也希望基础养老金在上涨的同时,国家补贴的金额能够更多一些,让农民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