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矫月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使得社会养老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探讨如何发挥金融作用帮助解决养老问题,提升我国养老保障水平十分必要。
养老信托作为养老金融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基于信任的前提,委托人将养老财产通过契约的形式委托给受托人,并由其按委托人意愿管理或者处分,为受益人提供经济支持和服务,满足其养老的目的等全方位的需求。
对此,国雄资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姚尚坤表示,鉴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及受托人的专业管理功能,目前养老信托成为保证养老财产安全、提供养老资金和服务的良好手段,信托行业应充分挖掘制度优势,建立合理科学的养老信托运营机制。
姚尚坤认为,养老信托的目的极为明确,这使得这一金融服务有别于其他品类。养老信托资产使用和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受益人特定的养老需求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在资金和养老设施方面的不足,使受益人获得更高保障水平的养老保障服务。
事实上,信托财产不仅独立于委托人的财产,不受其死亡或者宣告破产等影响,也不受受托人的撤销、解散等影响(须更换受托人),信托财产均不在清算财产的范围内,信托财产仅仅服务于契约中约定的信托目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信托的隔离功能可以极大地提高养老信托财产的安全系数,保证了受益人收益的稳定性和确定性,符合养老保障的实际需求,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养老信托。
姚尚坤建议,在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的信托投资计划中,由于资金规模巨大和涉及面广,为防止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风险等,应设立严格的受托人遴选机制,选择具有足够资本实力、运营管理标准高和经营财务情况稳健的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
(编辑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