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提高安防产品“适老性”,科技不应成为老人的“囚牢”
2020-12-21 17:24  浏览:78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前段时间一则短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11月23日的湖北宜昌秭归县茅坪镇西楚社区,一老人冒雨去缴纳医保,却被现场工作人员告知要么自己手机支付,要么告诉亲属缴纳,老人没有办法,只能自己沮丧地待在办公区域。


现如今有很多这种事情,例如老人坐公共汽车没有智能手机无法扫码付款,还有健康码,还有很多超市不收纸币……11 月 21 日有网友爆料,湖北随州一94 岁的老奶奶为了激活社保卡,被子女抬起进行人脸识别。

这些真实发生的事件提醒着我们,老年群体与年轻一代的“信息鸿沟”还在扩大。毫无疑问,时代属于年轻人,社会的很多规则都是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考虑。可是从最近发生的一些热点新闻来看,老年人常常被忽略了,信息化的今天方便了大众群体,但对跟不上时代的老人太冷酷了。一边是狂奔不止的科技进步,另一边是被抛在身后的老年人群。人人都会变老,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科技如何让我们的老年生活更美好?

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 ,通知内容指出要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而早在9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加快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推进社会养老、居家养老与信息无障碍有机结合。持续丰富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推动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做优做强,推进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工作,鼓励试点企业、项目选拔向信息无障碍领域倾斜。


资力企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占总人口的18.1%。据全国老龄办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87亿左右。届时,每3个人当中就有1个老年人。

而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在社会中形成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和少子女家庭,当这些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期,并逐渐离开家庭,即使是农村,未来农村空巢家庭将成为老年人主要的模式。据学者预测,到21世纪的30~40年代,中国城市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可能有60 %~70 %与已婚子女不住在一起,我国农村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可能有30 %与已婚子女不住在一起,因而我国养老产业需求旺盛。

中国目前主要有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分别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统计显示,目前居家养老占到了96%,社区大概占了1%,机构养老占了3%。居家养老还是当下养老的主要模式,而安全和健康是养老的两大核心关注点,无论是家庭安防还是社区养老机构安防也就变得尤为重要。由此看来,聚焦于家庭安防以及社区养老机构安防将会在智慧养老领域获得良好的市场。

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大部分老年人都会出现行动不便,体弱多病等问题,而老年人独自在家情况较多,因此监控摄像机就成为了监护人随时查看老人状态,并实时对话的窗口。当出现异常情况,如老人摔倒等,智能监控设备会主动报警,提醒监护人,采取紧急救援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同时,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技术等也可以有效避免老年人忘带钥匙和忘记密码难以进门事件的发生。

另外为空巢老人配备烟感器、燃气报警器、水泄漏报警器、防盗报警器等报警设备,也是智慧养老的重要部分。一旦有燃气泄露、水泄漏、非法入室等危险事件发生,报警主机会通过无线网络,将信号发到平台进行处理。当老人独居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也能通过一键报警的方式,向外界发出讯号,便于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可以引进了智慧养老系统,为辖区内的居家老人提供各项养老服务,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人脸身份识别签到、就餐,LBS定位、红外边界设防、防跌倒三重安全防护,睡眠监测、智能药盒和远程会诊智能照护等功能,比如浴室智能设备感应到老人跌倒,会向护士站发出警报;智能床垫可监控老人心率和呼吸、是否离床等情况,并实时传送至家属手机APP……实现为居家老人提供全方位的防护。

经过对辖区内所有老人的调查统计,在系统后台大数据中心录入老人的个人信息,智能生成老人的健康档案,在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时从大数据中心调取老人的档案信息,为老人做出最优质合理的方案,解决老人的困难。而且智慧养老系统系统后台中心可以直接连接到老人随身佩戴的智能设备,在老人走失迷路时,我们可以直接定位老人的所在地,尽快找到老人,让家属安心。

资力企服了解到尽管当前切入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区养老领域的安防企业在不少产品上都已做出了适老性的改变,但在当前市场上,适用于老年生活的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区养老场景仍略显不足。老年人对于新产品的接受力明显弱于年轻人,企业在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立足于“适老性”特性去研发时,仍需注重老年群体的用户体验以及安全保证。


发布人:b3aa****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