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到什么时候,养老金总是能引起一大波关注和讨论。特别是近些年,养老金更是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目前,我国已经迎来了一个“新趋势”,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抚养比快速上升。据相关数据显示,1982年,我国老年抚养比仅仅只有8%。到了20世纪90年代,长时间在9%到10%之间徘徊。
然而,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抚养比却呈现出了上涨的幅度,而且势头还比较“猛”,到了2018年我国老年抚养比已经上升到了17%左右。这意味着,近些年社会养老压力正在加大。
此外,据预测,如果我们还不将延迟退休提上日程的话,到了2050年,我国养老保险抚养比将达到了1.03:1。
事实上,就针对养老金这一方面,我国曾经也是进行过调整,也在不断的完善养老金制度。为了能够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近些年国家也是不断的提高养老金待遇,截止到目前,我国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6连涨”。
不过,就算如此,还有一些退休老人是“颇有微词”。尽管养老金上涨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是一想到上涨幅度,他们就有点不太开心了。之前养老金的上涨幅度曾经一度达到10%以上,但是近些年涨幅却有所降低。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之前的上涨幅度调整的话,那退休老人拿的养老金将会更多。
对于养老金制度,有一些专家也是提出了改革的建议。有专家用了“高大上”这样的话去形容当前养老金制度,提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缴费标准太高,不能将全体老百姓都纳入里面;还有一个是退休人员工资涨幅相对比较快,这么多年上涨幅度平均下来,有一些时候要比在岗人员的工资涨得还快。
其认为,这样的社保体系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所以他建议要将改革尽快地提上日程,将社保缴费分成三级管理。
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将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了,但其实待遇双轨制的问题还是存在,就拿养老金领取标准来说。
大家应该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同样的工龄,但是退休了之后,事退人员的养老金往往要比企退人员多一点。
为了能够避免两者差距变大,有不少人也是提出建议,甚至还有人建议应该设置一个“上限”,当养老金达到一定金额后,就停止增长。
还有人提出建议可以采取分级增长制度,按照领取养老金金额的多少设置不同的上调幅度,比如低于2千的,可以上涨的多一点;而超过5千的,则可以上涨的少一点。
这样的建议一提出,就让不少人是“拍手叫好”。事实上,2020年北京的养老金调整政策就是让低者高调、高者低调,制定了一个分界线—5646元。这个分界线以下的每个人每个月增加65元,分界线及以上的每个人每个月增加30元。
本文由聚富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