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公务员为什么交的养老保险不一样呢、什么是同工同酬?看到你这个提问,可能很多人和你一样,心里都是不平衡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规矩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法律法规,只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的,都是合法合规的,个人感叹又有什么用呢?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稍微懂点社保知识的人都知道,企业职工和公务员交的养老保险没有什么不一样,在我的认知中就是一样的,都是按照社保法的规定执行,从缴费比例、缴费的方式,养老金的计算方式都是完全一样的。当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在名称上的确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有差别的,但实际上都是属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所以在退休后会产生比较大的差异,主要还是行业之间、职业之间,劳动报酬之间等个体的因素导致的。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是只有公务员和企业职工才有,就是企业职工之间,因为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导致的差异也是非常巨大的。
公务员的养老金虽然有差异,在没有缴纳养老保险之前,主要还是制度导致的差异。在2014年10月之前,公务员是不用缴纳养老保险就能办理退休的,而且退休后的养老金与在岗时的工资差距只有10%左右,职务越高,职级越高,工作年限越长的,这种差距就会越大,制度性的差异这不是人为能够改变的,要改变的是制度。自从2014年10月公务员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以后,虽然缴费比例和企业职工没有差别,但是由于公务员的工资体系和企业不一样,而企业之间由于企业的性质不一样,工资制度也不一样。
公务员享受的是财政拨款,服务的主体是国家,国家就是公务员的老板,国家的收入来源就是财政收入,所以公务员单位的缴费,虽然是以单位的形式的出现,但是公务员工作的单位是属于国家机关,法律是国家制定的,所以按时足额为公务员缴纳养老保险,公务员个人按照企业职工的方式从本人工资扣除一点,这都是社保法规定的缴费方式。反观我们的企业,在国有企业也是一样的,国有企业是国家的,国家是国有企业的老板,所以对于国有企业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也是天经地义的。
但是除了公务员,除了国有企业以外,我们还有一半左右的职工是在私人机构任职,是在私人企业里工作,我们为谁工作,谁就要为职工支付部分养老保险费用,这就是社保法的核心内容,但私营企业由于企业是老板的,每赚的一分钱的也是老板的,所以私人老板和国家老板相比,在对待员工养老保险这个问题上,虽然执行的都是社保法,但认知程度的不一致,法制观念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私人企业老板要想钻点法律的空子,少为员工缴纳一点的养老保险也就不奇怪了。私人老板的这种侥幸心理是直接导致企业职工在退休后,与公务员相比,甚至与同是国有企业职工的人相比,养老金的差距都是很大的直接原因。这种差距主要还是缴费基数的差距,缴费年限的差距,并不是养老保险制度形成的差异,我想这个观点大家一定要树立起来。
至于你说的什么是同工同酬,同工同酬这是没有错的,但还有一句话叫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这个原则除了适用于在岗职工以外,也同样适用于养老金的计算。作为在岗职工的同工同酬,主要还是和岗位之间,同行业之间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也是有差异的存在,并不是每个人的待遇都会一样,待遇差别体现的资历、能力和个人的价值,我们不能拿一个普通职工的待遇和公务员比,职业不同待遇也是不同的,同工同酬只是分配体系的原则,公务员和企业职工,本身就不会是同一个职业,不是同一个工种,不是同一种劳动,所以也就不存在同酬的问题。
综上所述,企业职工缴纳的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公务员缴纳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这在名称上肯定是有差别的,但在内容上都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其缴费的比例、缴费基数的确定,个人账户的计入方法,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等都是没有差别的。但由于个体收入和职业特征等出现的差异,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能以所谓同工同酬作为借口,要求每一个人的工资或是养老金都一个样,劳动之间的差异永远都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