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解读七普数据,照例依旧先看一个简单的图表:
此表可以看出自2000-2020年,我国家庭人均家庭平均人口数从2000年的3.44人减少至2010年的3.1人,又减少至2020年的2.6人。
从养老的角度,家庭规模的进一步减少也预示着空巢率的上涨和家庭养老功能的进一步弱化。由于当前大多数地区对居家养老所能提供的支持有限,所谓居家养老,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家庭成员的照顾和支持。
一暄康养西门院区老人在打麻将
随着城市住房条件的改善,成年子女离开家庭与父母一代分开居住,所能提供的家庭养老照护功能也逐渐削弱。城市的空巢和独居老人越来越多,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随着乡村城镇化的发展,城镇户籍制度逐渐放宽,农村青年人逐步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安家落户,子女随迁入学,而父母一代却被留在了农村,成为了空巢老人。因此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也正在被消解。
几年前政府部门就已经提出了“9073”的养老模式,也就是90%的老人居住在家庭依赖家庭成员照护和部分上门服务,7%的老人入住社区机构由社区自愿提供照护,3%的老人入住专业的养老机构。
在家庭平均人口数逐渐减少的背景下,很多家庭成员无法为居家老人提供照护,特别是当老人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能之后,需要大量的生活辅助和照料,一般情况下,在家庭内部也是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年轻子女由于工作等原因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的。低龄老人本身也处于衰老期,体力精力有限,因此家庭照护的压力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居家养老的可持续性就很差,90%的规模很难实现。此时依赖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是必然的,否则老人的生活品质将无法保障。
一暄康养西门院区老人在聊天
此时如果选择聘用住家保姆,以当前的市场价格,一名老人的退休金很难支持一位保姆的工资待遇,再加上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可能需要日常医药开支,还有些卧床失能的老人需要消耗护理用品等等,以大多数老人的经济条件选择住家保姆还需要子女提供一部分费用支持。
此时对于老人来说最佳的养老方式是选择入住一定条件的养老机构。自有住房可以选择出租,租金用于补贴在养老机构的费用,这样在某种程度上,老人可以有一个相对高品质的养老生活。首先是生活照护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其次是安全保障也提升了很多,另外在养老机构中可以结交到更多的朋友,机构内部也会有相对丰富的文艺生活,可以缓解空巢独居的孤独感。整体上来说,这对老人是一种很好的保障。
因此一暄小编认为,未来老人选择入住养老机构是一种大势所趋,家庭和老人都应该改变观念,提前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