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退休职工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实现16连涨,全国31省市陆续公布了具体的上调标准及调整方案。综合来看,基础养老金调整可以分为3种方式: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倾斜调整,针对不同的养老对象依照实际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调整策略。
专家称,养老待遇的不断提升与完善是缓解养老难题的根本举措,在老龄化问题趋于严重的今天,各项养老举措与补贴之间的相辅相成也是帮助老人增加收入,提高晚年生活保障的有效手段。就目前而言,农村的养老体系也随着制度的调整而不断完善,破解养老难指日可待。
以农村老人为例,除了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享受养老金待遇之外,依照年龄、经济能力、收支状况、子女赡养等情况的不同,国家还实施的还有如下3项与养老相关的补贴政策,目的就是彻底解决农村养老难题,让老人不再为晚年生计而犯愁。
①高龄津贴
据悉,高龄津贴政策在全国多个省份均有落实,凡是年龄超过80岁(此数字仅供参考,不同地区,年龄要求并不相同)的老人,均可以依照政策申请领取一笔生活补助。比如河南省的高龄津贴制度如下:80~89岁每人每月高龄津贴标准不低于50元;90~99岁的每人每月高龄津贴标准不低于100元;100岁以上每人每月高龄津贴标准不低于300元。
②五保救助
针对无无法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的农村五保户家庭,国家实施“五保”原则,即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并每个月发放救助津贴。据悉,五保户救助补贴视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而不同,以河南为例,五保户救助津贴每个月最高可达五六百元。
③计划生育父母养老津贴
421家庭结构的子女当前所面临的养老形势十分严峻,双方老人在没有足够养老金保障的情况下,子女们往往会承担很重的经济压力。为了缓解缓解计划生育家庭父母的养老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感激他们之前为我国人口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凡是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父母均可以在60岁后申请特定的一笔养老补助,标准因地而异,比如武汉城镇户口独生子女父母最高可领7000元。
总而言之,在国家越来越注重养老问题的背景下,一系列与养老保障相关的政策将会落地实施,农村老人从中可以享受到诸多补贴与福利。当然,我们也更希望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能够随着制度的改革而不断完善,或许破解养老难题只是时间问题,养老不再难终指日可待。